近期网约车相关政策出台,明确要求每辆网约车 “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无形之中也为安防行业敞开了一道大门,专注于行业市场的安防从业者,相比其他行业,更像一名安全“老司机”,在此让小编秉持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的态度告诉你,到底什么样的设备才能称得上让消费者放心的产品。
“高清+无 码+大尺度”是产品的标配
目前市场上的行车记录仪,同质化现象也没比摄像头差到哪里去,芯片+图像传感器+镜头的方案大同小异,加上公模的因素,市场所看到的行车记录仪产品都十分相似。应对市场竞争也必然走上低价格及差异化的功能来取胜。
这些差异化想法虽然好,但是缺乏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也仅仅成为画蛇添足的败笔:
社交分享功能,对于许多司机朋友而言,驾驶安全是最高层次需求,试想在驾驶过程中,有多少人会选择一时兴起来个“自拍”,难道电子眼拍的还不够吗?
停车监控功能,往往只能监控到车内的状况,在停车期间基本无用,为了全方位监控,难道需要一辆车需要装3-4个摄像头吗?繁琐及成本,只会让人望而止步。
电子狗功能,现在车内导航以及手机都有导航,难道凑齐七个能召唤什么东西吗?完全没有亮点。
难道寻找一款适合网约车的行车记录仪真的这么难吗?是的,从安全及实用性的角度而言,确实如此。从产品本身性能上看,高清与超广角是标配。
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大致可以分为720P、1080P、1296P、4K四种常见的规格,四种规格都可以拍的清车牌,但越高清表示距离得越远也能拍得清,对于网约车而言,1080P(过高会影响存储卡使用寿命)完全满足用户使用(处女座用户除外),实用及耐用性最强。
“大尺度”在行车记录仪中称为超广角,举个例子,水平视场角120度的行车记录仪,720P最远可拍清楚5.5米距离的车牌,大概一个车身的距离。而1080P则可拍清楚8.3米的车牌,大概1个半车身的距离。而1296P则可拍清楚10米远外的车牌,约为2个车身的距离。一般使用,视场角以接近120度为佳,可覆盖整个车头,而且3米远外即可覆盖三车道,一旦发生事故,相邻车道的车况可一览无余。如图所示:
图片来源网络
值得提醒的是,选择产品并不是一味追求视角参数,过大的视角如果缺乏高像素的硬件基础,只会让拍照效果变得更差,还是那句老话,合适搭配比什么都重要。
平台商:可视化运营管理是关键
但是当前网约车并不仅仅满足用户使用便足够,因为它已经发展成为新的产业,据相关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整体出行需求为28亿次/天,其中约车/专车的潜在市场需求约为0.9亿次/天。预计2020年约车/专车市场的潜在出行需求约为1.1亿次/天,对应的市场规模约为1.1万亿元/年。预计2020年约车/专车自营车队总数约为30万台,每辆车以15单/天计算,共计能满足450万单的出行需求。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滴滴、神州等网约车运营平台将如何对这些车辆进行管控,营造更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此次新政的出台,除了有益于设备商之外,网约车平台商业迎来转机,谁能在新政下,实现对所有车辆的有序管控,确保用户的安全,便能赢得市场的口碑。
左手出行,右手管理,安企要玩出一套新玩意
但市场目前的行车记录仪,仅仅定位为消费市场的单品,没有视频管理平台作为支持,企业也缺乏行业市场的战略性眼光,无法真正形成有效、完整的解决方案。深耕行业应用的安防企业抓住时机,走进网约车市场,让平台商看到了希望。
以海康威视的网约车解决方案为例,与一般汽车电子厂商不同的是,海康威视以行业解决方案的角度出发,为网约车量身定制设计了一套方案:一方面通过网约车记录仪、HDTVI车载摄像机、报警按钮组成车辆感知终端系统,实现对车辆的实时行驶数据采集、车辆位置信息采集、车前车内视频记录、报警信息等安全监管功能,同时提供车内WI-FI共享等服务,终端系统能够提供多种智能分析功能(如人脸识别比对,确保上提供服务驾驶员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的驾驶员一致的要求),辅助车辆安全驾驶以及安全监管;另一方面,通过网约车监管平台通过接入车辆感知终端系统,将位置数据、视频图像数据、车辆行驶数据在平台处理分析,实现包括车辆视频监控、车辆位置监控、车辆报警、语音对讲、违规行为检测、人证智能比对分析、车辆运行数据统计等功能。
系统架构
通过网约预约平台APP与监管平台实现运营起讫时间的信息交互
网约车行政管理的需求将是促进该市场的导火索,但如果能在满足安全出行的基础上,能实时监管车内外状况,才能真正让消费者放心,不然行车记录仪也只能沦落为“事后取证”的角色,与安全需求的本质将会渐行渐远。所以笔者认为,智能单品爆破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拥有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能力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因为他们更能得到用户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