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知识网】面对诸多的问题,光端机厂家如何应对视频光端机市场的乱象,以及安防数字化的发展潮流呢?
坚持以品质赢得客户
光端机市场的乱象正预示着光端机市场再次洗牌的到来。光端机市场第一次洗牌发生于在国内市场占垄断地位的国外品牌与国内具有原创技术和开发实力的光端机厂商之间,洗牌的结果是国内品牌迅速崛起,在短时间内把国外品牌挤出了中国市场。在这过程中,杭州中威、北京蛙视等一批国内光端机企业脱颖而出,在产品质量和技术积累方面都不亚于国外产品。
而这次光端机市场的洗牌将发生于已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并具有技术积累和开发实力的企业,与一大批急于进入该市场的新光端机企业之间。这些老牌光端机企业通过前几年的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在产品质量、产品价格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新进入的企业,由于匆忙介入视频光端机行业,没有技术积累,几乎都采用直接模仿的方法匆匆开发几款机器就赤膊上阵,他们打开市场的唯一方法就是价格战,几乎以原先市场价格的一半进行强行介入,结果是在短时间内造成了市场的巨大混乱。其实道理非常简单,通过第一次洗牌,光端机市场市场已不存在暴利,有些光端机厂商还能生产出“半价”产品,唯一的途径就是偷工减料,采用劣质元器件,甚至采用旧的拆机光模块。很多工程商经受不住价格诱惑,纷纷改用新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对老牌的光端机厂商造成了冲击。
但是,可以预见这种冲击将是短暂的。绝大多数新的光端机厂商几乎没有技术积累,尤其是一些从电信行业而来的厂家,在还没搞清DG、DP是什么回事的情况下就开始供应视频光端机。其结果是,这些厂家在产品品质上产生了非常多的问题,很多工程商吃尽了“廉价”光端机的苦,最终受害者还是用户。
要在第二次洗牌中屹立不倒或进一步发展壮大,光端机厂商首先必须能沉得住气,坚持以品质赢得市场与客户,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如果盲目跟风,一味追求成本而牺牲产品品质,最终结果一定是被市场淘汰。[nextpage]
推陈出新,走在市场前列
光端机厂商在技术上必须推陈出新,这一点对老牌光端机厂商非常有利。简单功能的视频光端机技术已基本普及,但是要形成完善的系列化产品、符合上百项的技术指标,技术原创能力和技术积累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新进入的一些厂家由于几乎都采用模仿的方法进行生产,技术上缺乏创新能力,也没有什么积累,所以基本都不能推出新的技术和新的概念。只要厂家能够及时地推出新技术、新思路,一定会在竞争中胜出。
同样,面对安防数字化挑战的唯一出路也是技术创新。全压缩的数字化监控系统,虽然充分发挥了数字技术的优势,在很多方面解决了模拟矩阵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但是这种虚拟数字矩阵技术并不完善,尤其在视频路数多达成千上万路时,其缺陷显而易见。
首先,全压缩模式是基于IP网络的,且限于IP网络带宽的限制,一般压缩视频码流限制在几百K到2M左右,这就造成了视频信号不可逆转的损伤。这对于一些大型视频监控系统引入新的视频业务会造成很大的制约。就如平安城市项目,在建设初期并不会把所有的视频业务都考虑在内,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今后有可能要上一些如视频检测、视频智能分析等系统,如果最初的原始视频信号质量达不到要求,系统就根本不可能再去增加。
其次,对通信网络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以1000路视频为例,如果每路视频带宽为2M,则总共带宽需要2G。所以很多“全球眼”项目,甚至需要专门建设一套EPON系统用于压缩视频信号的传输,而这完全违背了 “全球眼”的出发点——应用电信现有的网络资源。
最后,建设成本大大增加。由于摄像机采集到的信号要进行视频压缩,因此,对每路图像都需要一套压缩芯片+CPU+传输芯片,这使得硬件成本大大增加。如果在监控中心对视频进行压缩,则一般可以8路或16路视频共享一套CPU系统,也即分摊到每路上的压缩成本会大大降低。
正是由于目前全压缩视频系统的这些不足存在,给技术创新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像杭州中威目前推出的第二代“VAR光传输交换存储”平台系统,已大大超越了传统光端机的设计理念,采用了全数字化光纤传输和交换方式,提供了一个集视频、音频、数据、以太网信号于一体,数字非压缩视频与H.264压缩视频于一体的,高性价比数字视频光传输交换存储网络平台。VAR系统替代了传统的光端机+视频分配器+模拟矩阵+编解码器+硬盘录像机+视频综合管理软件+光端机网管软件等众多的设备,使得原先复杂的安防系统变得异常的简洁明了,大大地增强了系统的性能指标和系统的可维护性。并且,VAR系统完全符合安防数字化的发展潮流,采用了全数字化视频模式。通过技术的提升与创新,杭州中威已成功地从光端机产品供应商转变为“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毫无疑问,老一代光端机厂家要继续掌握市场主动权,注重产品品质、注重技术创新才是长期赢得市场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