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知识网】行家预言,光端机的发展与电信现在的通讯设备一样,最终将从新鲜事物演变成大众化的普通产品。对于企业生存和竞争而言,如果厂家要以光端机为主业做大、做成规模化显然不可能,所有传统视频光端机厂家都面临重新定位或者转型。
实际上,早在05、06年,光端机产品就吸收新技术而发展,渐渐地演变成非纯粹的数据传输媒介,厂商逐渐朝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平台化产品,主要被厂商称为光传输交换平台;另一个是继续经营视频光端机。
继续经营视频光端机,做专、做细
视频光端机厂家大大小小两三百家,不是每一家都能转型为系统化产品的整体方案提供商,仍然会有企业在坚持做视频光端机产品。对于这些厂商而言,提升光端机的价值,将产品做精、做专才是出路,否则只能陷入低端市场的水深火热之中,甚至可能在市场洗牌中被刷出局。就像当年通信领域的PDH市场竞争一样,最后只有行业口碑、产品都非常稳定的厂家能够真正生存下来。
对于视频光端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可靠。光桥时代张乃宪表示,“产品差别就一点点,而‘这一点点'致使各个厂家的可靠性不同。可怕的是,很多人不屑于此。”这点正是有的厂家发展壮大、有的厂家消亡的原因。中威的石旭刚强调,“在关注可靠性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细节,把光端机的产品指标、外观工艺等做得更精细。细节提升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产品外形,小到一颗螺丝、一条缝。”
其次,注重客户体验。北京蛙视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副总马建光分享到,“企业既要做产品也要体验自己的产品。好比我们最早提供的汉字等字符叠加功能,考虑到使用便利性,当切换到某一路图像时能够直观地在图像上显示地点和时间。同样地,现在普通的视频信号接入之后,我们就考虑能否做到高清。现在高清显示设备很多,有的只有高清输入口,我们的设备能不能接入进去呢?”从用户角度来看,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更衬托出产品高档次、高品质。
另外,光端机产品的定制化特点很强,很难通用化生产,这就导致在备货、成本方面都不易控制。像光桥将产品分1/2/4/8/CWDM五个系列版本,备货时主要生产这些不同的主板及各种功能的接口板,基于五个主板和接口板可以快速满足个性化需求。而蛙视去年也推出通用化K系列产品,例如原来会考虑1D是数据、以太网或RS485等,现在定下1D就是指485,这样可以完全按照用户的定单生产。[nextpage]
转变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平台是突破口
相对于纯粹做视频光端机的厂商,提供整体方案的视频光端机厂商将重点放在平台产品上。像早期的中威、博康、微创、诺龙等都已经或开始从光端机产业跨入整体解决方案领域。在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光端机只是其中的一个部件、一个功能而已。
其实,早在以视频光端机为敲门砖切入安防市场时,很多厂商就已经预感到:光端机可以解决点对点的传输问题,但在某个领域大量应用非常困难。蛙视马建光表示,“在帮助用户进行施工、图纸设计的时候,我们发现必须要有平台。光端机完成传输只是让图像看得见,无法让用户随时随地切换图像。”基于这样的认识,不少厂商早已先行一步投入平台研发和推广:蛙视在02、03年就推广开放式平台产品;英飞拓也推了USP多业务网络交换平台;中威VAR平台也经过更新换代,即将推出第三代平台;上海庄诚推出的数字视频综合传输交换平台,等等。
尽管如此,目前平台产品整体发展并不成熟,缺少统一规范标准,存在多种不确定性。以产品名称为例,说法各不相同,比较多的厂家称为光传输交换平台或多业务传输平台,有的认为光矩阵就是平台,有的干脆称为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平台化的光端机产品将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技术整合到一起,实现网络交换、存储、压缩、显示、管理功能,不断向系统化、集成化的方向靠近。
基于此,不少行家对现有的平台产品表示怀疑。如光桥时代张乃宪所言,“严格来讲,市面上很多光传输交换平台只是实现图像光传输及视频矩阵切换,是一种综合视频光端机与视频矩阵两种功能的设备。而一个安防监控系统至少应包括图像管理应用及图像传输,光传输交换平台主要用于图像传输及图像交叉管理,图像管理应用并非其专长,而且图像传输有多种选择方式,不一定要用光端机。因此,今后厂商的市场推广工作恐怕会很累。”而且,当前真正具备实力做平台的视频光端机厂商寥寥无几,研发实力不足是致命伤。英飞拓黎志洪表示,“像我们公司的研发人员就已经达40余人,其中16个人专门做硬件交;各个业务板卡如流媒体、矩阵等,要深入理解绝不是一两年的事。”因此,彻底完成这种蜕变,厂商还需做好长期抗战准备。
可喜的是,一些做得较早的厂商如蛙视已有市场斩获。马建光介绍,“从公司销售额上,平台占三分之一多,已应用到平安城市项目如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合肥市城市监控报警系统、鄂尔多斯城市监控;园区监控如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九寨沟;道路监控如天宝高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