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竞争力指数的研究中,受访的企业首席执行官被要求按当前和未来的制造业竞争力(见表一)对国家进行排名。排名靠前的国家,在制造业卓越性的多重驱动因素方面均表现出优势。他们也清楚地表明制造业竞争力和创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2016年的研究密切关注了焦点六国:美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和印度。总体来说,这六国占世界制造业GDP的60%,显示了这六国对全球制造业趋势的影响地位。
报告要点
中国和美国正在争夺第一名,而德国维持原位
中国目前是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与之前 2010 年和 2013 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研究一样,2016 年中国再次被列为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但是,据全球企业高管分享他们对未来五年各国制造业发展与表现的看法,预计中国将下滑至第二名。
美国有望在 2020 年之前取代中国占据第一名,而德国牢牢维持着第三名:美国持续提高它的制造业竞争力,从 2010 年的第四名上升到 2013 年的第三名,而在今年的研究中,它又升至第二名。此外,企业高管预计,美国将在 2020 年之前夺得第一名,而德国从现在起到 2020 年一直牢牢地保持着第三名的位置。
全球制造业国家之间的动态变化
企业首席执行官们认为,先进的制造业技术是释放未来竞争力的关键:随着制造业在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融合,企业高管指出,打造制造业竞争力的途径是通过先进技术。
向高价值先进制造业转型,为发达国家的未来创造优势:随着制造业不断采用更先进与更精细的产品、工艺技术和材料,20 世纪的传统制造业强国(即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于 2016 年再次回到最有竞争力国家前 10 强的行列。
出现两个强有力的区域集群:在制造业竞争力前 10 强的国家中,两个地区即北美和亚太地区在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现在,北美三国全部位列前 10 强且它们有望在今后五年内仍保持前 10 强的地位。位于亚太区的五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台湾和印度)有望在 2020 年前排名前 10 强,因此只留下两个位置给德国和英国,代表前 10 强的欧洲国家。
金砖四国的分解:在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中,2016年,只有中国被企业高管看作是排名靠前的制造业国家,其他三个国家在过去几年内排名显著下降。
“强力五国”的崛起: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这五个亚太国家("MITI-V", 也称为“强力五国”)预计在未来五年将跻入制造业竞争力前 15 强。
(简体中文版)下载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