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工业机器人市场被夸大 制造业转型艰难

中国大陆制造业同时又面临内外夹击的挑战:对内劳动成本增加、工人要求提高、工作环境需要改善等,对外发达国家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新兴的劳动市场如,越南、印度等。
资讯频道文章B
  随着全球化、都市化、人口变化、气候迁移等因素给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概括下来有:全球化竞争、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需求多样化、人工成本增加、材料成本上升、能源不确定性。制造业企业应该做好的准备需要了解客户需求的制造、需要弹性化的制造、提高效率、提高质量、节省能源,才能在竞争中存活下来。

工业机器人市场被夸大 制造业转型艰难

  中国大陆制造业同时又面临内外夹击的挑战:对内劳动成本增加、工人要求提高、工作环境需要改善等,对外发达国家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新兴的劳动市场如,越南、印度等。

  面对制造业的新挑战,各个国家和区域都采取了一些措施,

  美国,2011年推出“AMP计划”,藉此重新取得领先地位。

  德国,2012年推动“工业4.0计划”,藉此维持竞争优势。

  日本,2013年提出“日本产业重振计划”,透过设备和研发促投重振制造业。

  韩国,2014年提出“制造界创新3.0策略”,协助中小企业建立智慧化与优化称产程序。

  中国大陆,2015年宣布“中国制造2025”,力曾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

  台湾,2015年提出“生产力4.0”重点产业;电子信息、机械设备、金属运具、纺织、食品

  我们可以感觉到,各区域提出之对策共同点:

  1.导入智能自动化技术,优化生产流程,达到节省能源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强调机器人应用技术。

  机器人又有哪些分类?水平关节式机器人SCARARobot、串联式关节机器人、并联式机器人、直交式机器人、圆柱形机器人。由机器人组成的现代生产线与传统生产线比有弹性高,组成较简单,方便再利用的优点。

  机器人我们会走向人机协同的趋势。工业机器人已经走向产业化,服务机器人才刚刚起步。人机协作会有很大优点:相对较低的成本和快速的投资回报

  传统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FANUC、YASKAWA、KUKA、ABB正统治了大部分工业市场,他们的成功有几个共同的点:

  1.每一家把机器人不仅当商品用,最重要的是把机器人当user,为重复化的学习提供基础。

  2.此四家分属日本、德国及瑞典/瑞士,本国即拥有很强的汽车工业支撑机器人发展销售的出海口。

  3.四大品牌均从自己的自动化开始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透过社内自动化应用得到改进依据及应用经验使得产品可以不断精进。

  4.各国原就具备有高水平的机械工业技术,机电控制技术等基础技术及关键零组件支撑。

  展望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未来:我们可以感到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夸大,但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比如技术专利多已被注册、关键零组件掌握在日德等厂商手上、缺乏应用经验及系统整合能力、先进大厂的降阶竞争。在发展道路上是往欧美日产品定位移动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且短时间内难以达成。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不仅要努力,更要借力使力让自己发展更快,同时也要跳出原来工业框架,走出创业者自己的路。最终的胜利者应该是属于那些满足终端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相关:中小企业转型难 只有给钱的人才知道

  过去30余年,加工制造业是东莞的代名词。如今这一批企业已无法只做加工,他们在积累制造业经验,引入时代科技,从加工制造业向智慧制造业发展。科技创新、自有品牌等概念深入人心,有的企业已成为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升级完善。

  “转型之难,只有给钱的人才知道”,企业主们不止一次发出感叹。他们希望有人能伸把手,拉一拉,给企业多一点点时间和资金找到突围之路。

  从“制造”到“智造”,东莞政策层面的推动,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政策红利?在新形势下,企业应该如何抓住这一波政策利好?而专家认为,企业主要面临的就是人才和资金的不足。

  东莞经信局数据显示,自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共1319个,总投资达108 .68亿元。

  2015年度申报项目881个,投资额70.03亿元。

  项目全部完工后预计可减少用工约46600人。

  新增设备29349台(套),平均产品合格率从92.04%提升到97.23%.

  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1.05%,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1.66倍。

  受“机器换人”政策的带动,工业企业普遍加大了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2015年,工业技改完成投资额231.22亿元,同比增长85.6%,增速在珠三角排名第3.

  政策刺激下要避免一窝蜂上

  2012年,东莞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长期规划》中就提到“智能”。随后,相关政策陆续推出,包括东莞制造2025、机器换人计划、融资租赁、特色人才五年计划、首台套政策目录等利好政策。

  2014年,东莞出台《东莞市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东莞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资助企业利用先进自动化设备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和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今年,东莞继续以2016“一号文”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提出了最系统的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龚佳勇提醒,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东莞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还是薄弱的,在智能制造上很多核心技术依赖于进口。在新一轮强有力的政策激励下,容易造成大家一窝蜂上,可能会产生智能制造“虚热”,特别是要注意避免机器人产业的低端产能过剩。

  中小企转型受人才、资金困扰

  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就在邻国日本,百年企业位居世界前列,在这些长青企业中,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不可忽视,不少的创新技术就在中小企业诞生。

  龚佳勇认为,实际上,未来的智能制造也好,工业4.0也好,创新全球化也好,应该是大创新、中创新、小创新、微创新互相交融、相互促进的。所以在高度重视大创新、中创新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小创新、微创新。

  然而现实是,中小企业转型深受资金、人才等问题困扰,渴望得到关注。

  “在我看来,政府讲的‘智造’更多是指工业4.0应用方面,而就服装而言更多是指车缝的方面,但是这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订单量却未必能跟得上。我们花了1000万投入做系统很吃力,但是大企业就很轻松。也就是说,没有资本介入,靠自己来做的时候,很难。”比朗科技负责人王大孟坦言,如果靠企业自身力量转型,没有平台和资源,“很难”。公司从传统制衣行业转型柔性定制系统提供商,历时近4年,投资千万元已初见成效,为马来西亚一家服装企业提供系统服务,目前尚未引入战略资本,仍在等待爆发机会。

  资金,一直是中小企渴求的。尽管政府一直有相关补贴,且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但要拿到这些补贴不容易。除了一系列的审核之外,资金也不能及时到位。王大孟以新加坡服装同行的申请政府补贴为例,“对方跟我说,电脑填好申请材料就好了,资金也很快到位”。其中一项申请是在商城装摄像头,记录人流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等,然后分析那一出入口应该放置哪一类别衣服,以此促进销售。

  政府的钱不一定能拯救企业,但是如果能够拿到这一笔钱,却能让企业延续生命寻找转型办法。王大孟谈到中小企的难处,“企业转型不是不行,很多企业有很好的想法,但是转的难度大。除了一些龙头企业,不少企业的结果就是要不不转,一转就转死,像我们这些做了二三十年传统企业的,就深深感到转型痛苦,但是没办法,要发展,就必须转”。

  而开发新产品与市场是相互结合的,来自某新材料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如果要我们拿出几个亿开发一块材料,不现实,那难度比较高。国内市场有没有创新?有,多属于资源整合的创新。把好东西利用起来也是一种创新,也就是说当行业基础产品出来时,能否在不同领域得到实际应用,我们民营企业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原创性创新和应用性创新,一样重要。”

  研发机构与企业联手

  科技转化有难度

  除了资金、人才的呼唤外,研发机构的参与,也能缓解企业不少的压力。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处主任助理杜志强表示,过去企业满足于代工生产不愿意接受外来的机构,如今日子不好过,企业需要新活力,部分企业转而寻求科研机构的介入,希望能提升产品的质量,增加科技含量等。但因为渠道有限或研发机构的限制,尤其在科技转化成果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目前,东莞与国内著名大学合作建成了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等31家新型研发机构,建立300多家工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如何将资源利用起来?杜志强认为,关键在于要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他以云计算中心为例子,中心鼓励科研人员参与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制度,调动了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心人才、技术要素和社会上的资金、经营要素的整合。另外,通过与有条件的企业合作,共同建立研发中心,建立“互相培养人才、合作研究开发、共同成果转化”的产学研模式。

  政策背景

  抓住科技和金融两大翅膀

  东莞经信局方面介绍,已邀请由中国工程院陈左宁副院长为组长的课题组,开展《“东莞制造2025”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包括“东莞制造2025”总报告和“六大工程”六个分报告,将面向2025年,提出东莞制造业升级发展的重点突破方向和工作措施,为东莞制造由大变强规划发展蓝图和具体路径。这一规划计划将于今年正式出台。

  接下来,将从六个方面来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和推动东莞智能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重大项目引进、重点突破装备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重大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加强人才和金融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撑。

  而观察近期东莞市方面陆续出台的政策,关于产业生态系统的打造,已见行动。日前召开的全市非公经济工作会议,印发了《东莞市开展“亲企清政”工程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和《东莞市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外经贸水平的实施方案》。

  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提出,要抓住科技和金融两大翅膀,助推外资和民营企业加快发展。要发挥科技引擎效应,加快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力争到2020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要发挥金融支撑效应,加快打造资本市场的“东莞板块”,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企业发展。

  对话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龚佳勇: “东莞外向型经济,可以跟全球最新技术无缝链接”

  记者:在全国范围内,东莞在智能制造业方面可以说率先走在前列,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龚佳勇:东莞经济属于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也是全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城市。在创新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外向型的经济给东莞智能制造提供了有效的链接。而全球技术创新链接及高端辐射本身,就是当前创新全球化两个重要的方面,所以东莞在这一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大家都看到现在很多搞机器人的企业,包括酷卡、A B B、安川、发那科等机器人四大家族企业以及西门子等,他们都在东莞设立了分支机构,开拓市场。

  这就是东莞最大的优点,外向型经济,很快可以跟全球最新技术产生无缝的链接。有这么一个很大的试验场及产业基础,很多技术也愿意过来。另外也有一个先试先行的优势,由于东莞在智能制造上起步比较早,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到2011年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这也是一个机遇,倒逼东莞往智能制造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基础比较好的企业,发展起来也比较快一点。同时在倒逼先行、政策引领下,东莞这几年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创新转型氛围。

  记者:在发展智能制造业方面,东莞存在哪些短板?

  龚佳勇:第一,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东莞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比还是薄弱的,在智能制造上很多核心技术依赖于进口。在新一轮强有力的政策激励下,容易造成大家一窝蜂上,可能会产生智能制造虚热,特别是要注意避免机器人产业的低端产能过剩。

  第二,未来,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智能制造属于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型的产业,需要专业化的服务业支撑,而当前东莞在现代服务业这块的发展相对还是有点滞后的,对推广智能制造的支撑作用还不是非常有力,效果还不是非常明显。

  第三,经过金融危机,特别是经济步入新常态后,企业效益不是很好,加上人才储备的不足,技术能力及研发创新能力还相对比较薄弱,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步伐。当然也包括企业家对智能制造的认识也有一定偏差,思想上的局限性也带来一定掣肘。

  第四,整个工业基础还是比较薄弱,很多企业还处于工业2.0-3.0这么个状态,一下子要一步跨入工业4.0,肯定还需要一个周期,需要很大支持力度,需要精准化的支持。而不能针对还处于工业2.0的企业,用处于工业3.5阶段企业政策来支持。

  第五,目前东莞市政府完成了一系列的政策,奖励力度也大,但在产业生态系统打造和发育上还比较缓慢,但这需要慢慢来。一系列的政策出台,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本身就是朝着这方面努力。

  更要注重对技术蓝领

  对中层技术工人的扶持

  记者:在政策落地过程中遇到哪些实际问题,希望如何解决?

  龚佳勇: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目前企业在智能制造发展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资金和人才的不足。发展智能制造业不仅需要精密的机器设备,而且还需要加大人才培养、新的模式,不断的摸索和积累,所以诸如设备成本、人才成本、转换成本等各类成本比较大,对企业来说存在很大资金压力。

  另外政策宣传力度也需要加强,目前还存在很多企业不明白能享受什么政策的现象。虽然东莞也在通过融资租赁来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但是要慢慢扩大政策面,另外要精准化的扶持,例如对处于2.0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处于3.0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在对设备进行补贴的同时,还要对人才、技术转换等、创新投入等进行精准的扶持。

  人才方面,总体而言,东莞城市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城区和松山湖,但在很多镇上还是相对落后的,城市发展跟不上产业转型,公共服务及设施、城市文化产业及氛围的缺乏导致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难以留住,即便常平、长安等发达的产业镇,也都存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不足。

  所以我认为,除了要注重高端人才的奖励外,更要注重对技术蓝领,对中层技术工人的扶持。特别是根据企业处于不同的周期,对哪类人才需求较大,可以精准进行扶持。此外要特别注重城市文化建设,尤其是创新文化及氛围的培育。

  记者:接下来,有无其他相关政策出台或酝酿?将如何提振东莞智造?

  龚佳勇:个人观点,一是要打破东莞出口导向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塑造开放和协同创新型的经济体系,通过与全球产业创新版图上的技术创新高地的链接及辐射,形成智能制造的内核发展动能;二是在政策引导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机制的作用。

  未来,除了一些基础性高端创新需要大企业来支撑外,中小企业的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人们觉得创新一定是要有什么重大发明,其实很多创新是对经验积累参数的修改,哪怕只是一个规格参数的修改,比如原来能承接一米的东西,现在能改进到一米二,这也是一种创新。大的创新其实是众多小的创新累积的结果,是小创新在量上和质上积累的一种突破。同时,小的创新更容易形成创新氛围和创新文化,更能鼓励更多的人进行创新。

  很多人不理解这点,对小创新不重视,只看重大的创新。实际上,未来的智能制造也好,工业4 .0也好,创新全球化也好,应该是大创新、中创新、小创新、微创新互相交融,相互促进的,所以在高度重视大创新、中创新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小创新、微创新。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资讯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百科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资讯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