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AI换脸杨幂”的视频掀起来风波。有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94年版《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扮演者朱茵的脸换成了杨幂。视频里的外表毫无修改痕迹,甚至连动态表情都变成了杨幂本人的表情,让人难分真假。
有人认为这种AI换脸术是侵犯了人们的肖像权,让没有实力的演员换张脸就能敷衍观众,甚至伪造明星负面视频,侵害名人名誉。但有人认为最大的隐患在于,有人会利用这种AI换脸技术实现资金盗取或诈骗。
在刷脸时代,我们的日常应用场景都融入了人脸识别技术,如政务大厅的人脸识别身份核验、公司企业的刷脸考勤、餐厅商超的刷脸支付、高铁车站的刷脸进站等,如果这种AI换脸技术被人窃取滥用,会否引发恶性的连锁反应?像2017年就有犯罪团伙通过3D合成假脸来盗刷驾照,让受害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分。
无可否认,刷脸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短板,但用户也无需过度担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利用人工智能手段来解决人工智能的问题,将会不断完成刷脸技术。
针对现在的AI换脸技术,只能在二维上发挥作用。不同于视频这类平面呈现的载体,在金融安全界别较高的刷脸支付智能硬件中,人脸识别技术是采用3D核验的。简单来说,对安全级别要求不高的刷脸场景(例如刷脸考勤),运用普通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就能采集和核验人脸信息,它们可以识别人脸平面信息,但无法识别人脸的立体信息。而安全级别较高的刷脸场景(如刷脸支付),通常会采用3D结构光摄像头,通过光线距离精确测定毫米级的人脸信息,例如脸部纵深、鼻子高低、眼睛凹凸程度等,容错率可以达到百万分之一,有效抵御伪造人脸的攻击。
通过专业的智能硬件进行活体检测,采集人脸数据,均可以达到金融安全级别。这也是公共监控能拍下所有人的人脸信息,但却少有人利用这些人脸信息进行刷脸支付,因为他们缺少了人脸的立体信息。
AI人脸识别技术是把双刃刀,有人利用它去弄虚作假,有人利用它带来便捷和安全。目前刷脸技术已达到一定的安全级别,更多智能硬件和场景会采用双重身份核验或混合身份识别技术进行更严谨的身份核验。例如高铁站的“身份证读取+刷脸识别”模式,银行业务中的“身份证+指纹识别“模式,刷脸支付收银机的“手机号+人脸识别”模式,都属于混合身份识别方式,这样无疑为人们的信息和资金加上了双重安全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利用好AI技术,仍然是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