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长的网络安全威胁已经号召人们对个人信息进行密不透风的保护。根据南非防诈骗组织调查,每年关于身份盗窃的犯罪几乎要花掉国家至少10亿巴西雷亚尔(巴西货币,相当于人民币约18亿),并且在过去六年间,这类犯罪案件上升了200%。
懂技术的用户不断向科技企业施压,希求找到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这就要求公司开始重视无缝的用户体验与数据安全。
在如今的移动世界里迫切需要安全、即时的身份验证。目前,大多数专家都认为生物识别技术能够提供最好的解决办法。
分析公司BIS最近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预示了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份额将由2014年的100.8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53.1美元。
这样显著地增长无疑帮助此项技术获得更大的创新,人类身体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作为生物识别的途径。上世纪60年代,生物识别技术最早以指纹的方式进行,随后演变为脸部识别。如今的技术囊括血液、掌纹、虹膜、声音、步态、DNA、字迹以及纹身。
通过可穿戴技术、地理定位以及受科幻小说所启发的植入技术的结合,生物识别技术迎来了新浪潮。脸部表情识别正在申请专利,预计很快也会投入到实际使用当中。尽管上述所说“神技”已经在科幻电影里出现多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并未得到实践。
尽管南非的旅客数量在下降,但是生物识别技术正在回潮。
密码公司BytesSystemsIntegration的身份管理总监NickPerkins在南非的生物技术金融服务会议上表示,此项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的原因在于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解决办法。“现存的卡片、密码认证模型仍然没有被取代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操作简单,但问题是它们已经不再能保证100%的安全。”Perkins说。
本质上来说生物识别是人类通过身体特征进行验证的一种方式。当运算法则将生物图像转换成数学字符串,物理生物识别就被转换成了电子识别,而这些数字字符串可以很好地代表一个人独一无二的特征。之后字数串就会与数据库里提前储存的数据进行匹配。
而如此多的认证形式则给未来的识别提供更多的选择。南非生物识别技术专家认为,现在对于银行和公司来说,依赖生物识别还为时过早。
支付公司PayU的首席运营官JohanDekker认为解决办法是多元素认证。
“双重认证模型需要进行2至3次识别,包括密码、智能识别卡和生物特征。单纯一个通用的识别方法不能提供可变性和安全性。”
但是生物识别数据也有可能被盗取、丢失。一些公司的员工通过蓄意破坏来盗取信息,造成信息泄露,这点越来越威胁到认证安全。这也说明了生物识别技术的一大缺点:生物信息跟随人一辈子,不能像密码一样简单就能修改。一旦用户的生物特征被盗取,他没有任何办法补救。
身份验证领域的专家DavidJacobs强调了现如今生物识别技术的重要性。他说:“重点在于消费者的体验以及他们能得到帮助的最短时间。由于身份被盗而引起的损失根本无法容忍,个人需要夺回他们控制自己身份的权利。”
如何让用户在享受账户安全的同时又能保持心情愉悦,这让科技公司们焦头烂额。
万事达卡最近在试行他们最新的生物识别app,预计会在2016年全面推出。这款app将面部识别(自拍)与指纹识别相结合。但是对于自拍照片的规格要求现在还不得而知,推测对用户自拍照的光、背景都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