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将来,物理屏幕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任意空间显示的虚拟屏幕,或在空间中,或在手腕上,当然也可能是通过眼镜的视觉进行成像。当这一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时,取代当前的智能手机则是必然,不过其中还存在着一项关键要素,就是数据传输技术。
我们通过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技术可以对身体任意部位进行数据化,包括动态、静态的生命体态特征,以及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如果将这些数据实时、有效地传输到云端的大数据处理中心,同时还要确保数据分析处理结果能实时反馈给用户,并给用户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这也就意味着数据传输是可穿戴设备一个非常关键的价值点。
作为连接人与物的智能钥匙,可穿戴设备显然已经从单一对于人的数据化监测延伸到了对物的监测与连接。在智能家居领域,一些厂家已经尝试基于可穿戴设备连接智能门锁、家居照明、智能家电等系统,并实现控制;在智能汽车领域,已经有厂家尝试通过可穿戴手表取代汽车钥匙,并实现对汽车更多的智能化控制;在金融支付领域,已经有厂家基于可穿戴设备融入NFC技术实现地铁、公交等方面的支付。尽管目前关于可穿戴设备物理屏幕相对狭小的操作给用户带来了并不完美的体验,但随着语音交互技术的应用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
当显示与连接都不成问题时,实时互联互通的问题就摆在眼前。如何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如何实现人与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如何实现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如何实现设备与整个物联网的互通互联?这些问题显然已经到了需要考虑的时候。
尽管现在的智能设备正越来越多地借助无线技术或者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但无线通信技术种类繁多。比如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方面,通常使用的是WiFi、蓝牙或移动蜂窝等技术;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无线技术则通常使用如WiFi、蓝牙、ZigBee、红外线传输等技术。但到了万物互联的可穿戴设备时代,问题并不在于物物之间,或者说人与物之间有没有联网,而是在于它们之间有没有有效的连接。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崛起,无线传输技术受到了关注,也得到了更快的发展。随着WiFi和NFC两种无线传输技术的兴起,手机时代的蓝牙技术被放在两者之间不断比较、讨论,当然,还有移动蜂窝技术也在参与比赛。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很难放弃这些技术中的某一项,因为都各有所长,同时也都各有所短。
比如基于通信的智能手表领域或者是基于无线联网传输的智能眼镜,则需要借助于当前的移动4G技术。而在医疗领域,蓝牙则更受欢迎,尤其是在蓝牙4.0低功耗的技术下,只需借助一颗纽扣电池,就可以维持长达一年的工作,甚至更长。这是WiFi技术难以满足的,目前的WiFi技术普遍功耗和功率都比较大,一方面比较耗电,另一方面容易对一些医疗器材带来干扰,因此在移动医疗领域应用相对较少。
这让我们看到,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以及物联网的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已经成为一项核心的连接技术。尽管目前的无线传输技术呈现多样化,也各有所长,但这只是目前的一个发展阶段。
在我看来,未来的无线传输技术大致会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基于其中的某一项无线传输技术进行突破,融合多种无线通信技术的优点,完善缺点,从而成为主流的无线传输技术;二是在未来的可穿戴设备或智能设备上将同时存在多种无线传输技术,设备会根据环境自动识别、选择最优的无线传输方案进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