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身份识别的明日之星:“脑纹”

在生物识别领域,指纹识别与视网膜扫描技术逐渐过时,科学家逐渐地开始挖掘脑科学。当大脑受到外来的刺激时,由此产生的脑电波存在差别。“脑纹”技术就此应运而生!
资讯频道文章B

  在生物识别领域,指纹识别与视网膜扫描技术逐渐过时,科学家逐渐地开始挖掘脑科学。当大脑受到外来的刺激时,由此产生的脑电波存在差别。“脑纹”技术就此应运而生!

  研究者认为,我们一直以来忽略了一点,大脑在经受外来刺激以后,产生的脑波会有细微的差异。因此个人独特的“脑纹”很有希望成为一种识别身份的工具。Christopher Intagliata报道。

  生物识别技术曾经只是现身于科幻片中。关于电影人物利用手指与视网膜识别技术进入机密组织的事例难以计数。而如今生物识别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常见,最典型的就是配备有指纹识别系统的iPhone 。

  当然,指纹识别并非万无一失。黑客通过照片窃取用户的指纹,并且制造假的指纹冒充苹果可触式ID。

  此外,更有甚者使用武力获得指纹。曾经在马拉西亚,一帮抢劫犯用砍刀切下对方的指尖,利用其指纹盗窃了受害者的奔驰轿车。

  然而现在出现了一种鲜为人知的生物识别技术——脑波,要想伪造真得很难。

  在纽约州立大学的分校区-伯明翰大学,从事心理学研究的 Sarah Laszlo 是这样认为的:“在生物识别教科书的目录中,脑识别历来被视为极其诡异的技术。因此我想人们虽然对此技术已关注多年,可脑识别仍旧很神秘。”

  为了检测脑波识别的有效性,Laszlo 与她的同事接受了45个受试者,在脑皮层安装了可以检测脑电波变化的电极。

  受试者在观看屏幕上首字母动画过程中,他们检测并记录了各自的脑电图。

  结果显示,FBI,DVD,VCR这些词的首字母组合呈现一种独特的模式图,与电子指纹极其相似。

  人与人之间的脑电波存在细微差别。计算机利用这些差异可以有效的辨认受试者,准确率达94%。

  六个月之后,对受试者重新进行测试,仍旧可以得到相当的效果。一篇发表于计算神经杂志的文章展示了所有的实验结果。文章题目是:“有关于ERP生物识别技术独特性,可收集性,表现性评估”。

  一位研究人员在参加一月份虚拟空间安全会议时向我透露:“对美国国家安全局而言,94%的精确率还是很低。”我们必须遵守5s原则。便意味着在生物识别领域,准确率应达到99.99999%.

  可是Laszlo 与同事正在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以此提高测试的准确性。诸如向受试者呈现一些极端的名人照片( Kim Kardashian or Kanye West),人们喜欢或讨厌的图片,例如寿司。这个想法会带来难以预料的结果,得到更多独特的脑电图。

  “对于敲诈案件有何效果呢?”与指纹、视网膜识别不同,若有人拿着枪指着你的脑袋,或者遇到类似于敲诈的情形,脑纹永远不会被盗窃。

  众所周知,当处于胁迫状态时,人的脑活动就会发生改变。你或许可以砍掉一个人的手指,但你永远无法洞察人的大脑。

  将来似乎可以找到一种方式,特工人员可以轻松地复制对手的脑电图。实际上,Laszlo的一个学生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资讯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百科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资讯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