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业界传苹果公司将在6月8日举行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推出新一代iOS9操作系统,而这个新的操作系统中将增加一个叫做Home的应用,这款应用可以用来管理家里的各种设备。事实上,早在去年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公司就推出了HomeKit框架,让开发者可以开发兼容的设备。
国外的智能家居领域,正在形成苹果和谷歌双雄争战的局面。令人惊奇的是,苹果公司一改过去在手机领域封闭的做法,在智能家居方面采取了开放的方式,自己并没有过多地涉足设备,而是开发了一套协议,以促进互联互通,最终谋求让自己的iPhone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入口。谷歌也类似,在耗费32亿美元巨资收购Nest后,一方面自己做硬件,一方面也推出开放API,构建属于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体系。
相比起来,国内的开发者们正在陷入既“幸福”又“烦恼”的境地。
一、国内智能硬件平台方面,正在呈现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开发者面临站队困境。
不像国外的谷歌与苹果双雄争战,国内还处于跑马圈地的初级阶段。基本上,形成了百度、腾讯、京东、小米等互联网公司为首的一派,还有三星、海尔等家电公司为首的另一派。这两派中的每个公司都从某一个优势领域切入,都在谋求成为平台,一时间形成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
百度以技术见长,基于搜索积累起来的云计算、语音识别、图像识别、LBS等技术,形成自己的智能生态;腾讯基于连接,通过微信和QQ物联来构建生态,然后通过四月推出的腾讯操作系统(TOS+)来构建智能硬件的开放平台;京东则推出JD+计划,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切入,推出超级APP来控制JD+计划中的所有智能产品;小米则通过爆品的思路,投资入股智能硬件公司,然后用小米的方式打造爆品,以MIUI为连接纽带构建生态。
家电公司做法类似,不过是从硬件的角度切入做平台。例如三星推出Smart Home,让消费者将家里的设备在云端连接,目前主要接入的是自家的设备。海尔则更进一步,推出的U+平台不仅包括自家设备,还接入了大量第三方设备,平台内部的产品实现互联互通。
对于中小开发者来说,这种局面让人幸福,因为可以有这么多平台来投奔,选择空间大,有时候平台之间的竞争还能让开发者享受到很多好处。但这种局面又令人尴尬,势必要面临站队的问题,选择了这个平台,就很难再加入另一个平台,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很难有一家平台能够做到完美,往往各有特点,这也意味着开发者很多时候往往无法同时享受到多平台的好处。
二、投奔平台之后,开发者面临独立性和空心化的困局。
就像被包养后,衣食无忧,但却会失去自由一样。开发者投奔某个平台之后,也会面临是继续独立发展,还是变成空心化的问题。
京东的超级APP就是这样,这种设计本意是让用户的智能家居体验变得更加简单,用京东超级APP这一个软件就可以操控家里所有的智能设备,当然前提是这些智能设备都在京东的智能家居生态里面。对于中小开发者来说,只需要专注做好硬件开发,甚至都无需开发APP。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开发者也沦为简单的硬件代工厂,变成平台的傀儡。因为对于智能硬件开发者来说,硬件往往不是最重要的,通过APP收集来的用户数据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自己都没有APP,又如何收集用户数据,又如何根据用户数据开发进一步的商业模式?
开发者们,一方面享受到平台所提供的一条龙服务,一方面也必然要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发展,如何抉择,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他们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如果不投奔平台,自己就会陷入到应用孤岛上,如果一个智能设备不能和其他设备进行互联互通,它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智能设备,也不能在智能家居的世界中拥有自己的位置。
三、智能家居过于偏重互联网,开发者面临供应链难题。
现在的智能家居开发者,面临的还有一个重要难题,那就是供应链。现在的大多数智能硬件开发者,都出身互联网,更多的关注软的东西,例如商业模式,例如创新技术等,对于供应链管理则往往缺乏经验。
更严重的是,在上述的各种智能硬件平台中,无论是互联网一派还是家电一派,在供应链的支持上要么能力欠缺(如互联网公司),要么能力不匹配(例如家电企业)。三星、海尔等家电企业本身供应链能力比较强,但对于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往往缺乏思路。智能硬件的供应商具有鲜明的特点,不仅需求预测困难(往往小众),而且为了适应用户需求,还要求快速迭代,这对供应链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难度。
土曼的智能手表跳票事件曾经广受关注,据说,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土曼想做一个完美曲面的形状,但是在供应链的工艺方面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也反映出多出生于互联网的开发者对于依然处于传统领域的供应链代工厂的理解误差和认知差异。对于开发者来说,在创新的同时,还需要供应链能够完成的边界,就变得至关重要。对于在争夺开发者的智能硬件平台来说,加强对供应链资源的整合也变得非常关键。
面对平台商的争夺,智能家居开发者们正在遭遇幸福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