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8.1级地震才刚刚过去不久,中国迎来了汶川地震七周年纪念日,网上那一份份写往天堂的信禁不住潸然泪下。感动的同时不禁发问,地震的发生在瞬间,如果能提前进行预警,那么还会造成那么重大的损失吗?如果当年汶川建立有地震预警系统,并且能够在地震波到达北川、青川等地区之前,提前数秒至数十秒发出预警,这些灾区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或许不致如此惨重。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跨领域融合,安防技术在抗震救灾方面的作用已发挥一定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体系,对震前进行监测;通过卫星或航空遥感技术,远程获取震区现场数据;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对地理位置偏远或交通中断地区伤患进行治疗;生命探测仪将不错失被掩埋的每一个生命……
汶川地震发生在2008年,处于科技与救灾技术发展都不成熟的时期,地震发生后,虽然得到一系列的救助,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远程医疗、无人机、生命探测仪都投入进抗震救灾中,但都只能在震后救灾中产生功效。且恶劣的天气,瘫痪的交通,落后的技术,使得震后的救灾难度加大。因此,震前得预警便显得尤为重要。
震前预警不是不是地震预报,无法精确的提前预知地震发生的地点,智能创造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当地震发生后,离震中最近的几个预警台站会陆续接收到地震信号,触发地震参数快速判测系统。在收到信号的几秒至十几秒内,快速判测系统将估算出地震的发震时刻,发震位置,震源的类型和震级的大小。然后利用这些参数模拟出相关区域内地面运动的强烈程度;根据模拟的结果,抢在相应地震波以前,向不同地区发出相应的预警信息。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率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则可使人员伤亡分别减少39%和95%。
虽然震前预警尤为重要,但要真正实现却是难上加难。中国地震局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地震预报迄今为止并没有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原因是无法连续而全面地对地下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测,而且地下太复杂了,不像空间观测那么直观,要想了解地球内部的变化特征只能通过间接方式来获得。
然而,随着监控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且精度和分析能力逐步增强,加之融合大数据分析技术,使得预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发展,并有望在未来绘制出预警云图。
近年来,地震局、中科院、国土部等等单位都在加大相关研究的力度,并且连续在实施地震探测台阵工程等项目,越来越多地掌握中国主要地质断裂带的情况。另外,他们还在部分地区开展了两种动态监视的尝试,通过向地下发射可控的地震波并捕捉记录回应,试图观测到地震发生的全过程。通过广泛的监控和监测,从而产生大数据,进而对大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出云图,获得准确的关联信息和规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