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将如何体验这种网络并与之交互?是将其视为互联网演变过程中一次顺其自然的变化,还是理解为一种与我们此前接触的截然不同的东西?
工业4.0时代 物联网企业更应注重用户体验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现在已经身处物联网时代。在2010年第2季度,美国新增的互联设备的数量是运营商新增用户数的两倍还要多。各种类型的小玩意和小发明逐渐演变为混合型设备,它们既是客观存在的物体,同时又是一种服务。如今,人们希望各种形状和外形的Pad和Pod设备都能够成为访问集成服务和应用生态系统的门户。而且,这一趋势正在蔓延到电视机、高保真音响等设备,甚至包括汽车。 这是否预示着我们开始步入一个新的时代,利用网络力量的创新、互联、混合的产品/系统/服务时代?
也许。但是,我们不应该自欺欺人。毕竟,技术行业总是过于乐观。在技术行业,人们普遍认为只要不断向客户证明自己的产品在技术和功能方面有多么先进,那么产品的应用价值将不言而喻。在开发出突破性技术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制造出足够多的舆论,确保包装不要搞错了。只要这样做,就一定会产生大量的市场需求,对不对?
有些时候,技术行业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用户对看似“完美的”技术这么冷淡,即使所有环节都做得很好。从过去的一些技术失败案例中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且通常很有趣的见解,但是产品遭遇滑铁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行业没有理解它们的产品如何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因此,从中学到的教训就是:行业需要理解最终用户的所思所想,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换位思考。
技术仅仅是成功的一个因素技术必须以某种让用户能够理解、喜欢、期盼和愉悦的形式呈现。这解释了为什么行业必须够预见到用户将以怎样的方式理解、感受和体验他们的产品。而这一点正是许多偏重于技术的公司失败的地方,因为现在已经到了需要丢掉以前的理性技术逻辑的时候了。用户已经非常了解他们当前使用的技术,但是人们的想法和行为很大程度上仍然由情感支配——而情感会受到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例如,理解能力、客观环境和社会背景,信任或控制。
坐标派是一款专注老年人的定位报警产品,属于便携式智能设备的一种。在这款产品正式投入市场销售前,它的投资研发商:北京雷兆安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用于测试产品性能的专业团队,这个团队成员构成由研发工程师、技术维护人员、市场人员、销售人员、以及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构成。目的是测试软硬件的性能、质量,在极端环境下产品的反应,最重要的还是使用舒适度和可操作性。测试进行了两个月后。结果证明当产品技术性能处于稳定时,消费者更希望拥有良好体验的产品。为此产品部经理听从了测试人员的建议,加大产品的外观、颜色、操作舒适度等方面的调整,以便迎合消费者的操作习惯。
为什么用户的看法至关重要
您也许会问,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在我们谈论可用性和用户交互时,简单易懂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答案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家庭中目前使用的Wi-Fi网络,将其比喻成看不见的网线是非常恰当的。但是对于未来拥有数十亿个相互连接的事物的场景,这种简化的理解将成为一种限制,任何希望为物联网设计出有用的、可用的系统和服务的人都必须要考虑到这种限制。为什么?因为物联网的真正威力在于网络的核心特征,这些核心特征所带来的机遇目前隐藏在由固定思维模式产生的盲点中。用户可能觉得自己理解了物联网的含义,但是事实上,他们无法看到物联网的真正潜力。而且,不仅仅是那些被称为“用户”的人们是这样。
企业最终也表现为人,即使是基础架构商业模式中拥有网络技术专长的专业人员,在从专业人士的角色转向用户角色时,也会采用简化的思维模式。思考时,将事物看作一种抽象概念; 而作为用户来体验这种概念时,又借助相似的前身来进行类比,这并不矛盾。人们能够同时对同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关键在于,虽然对网络的抽象理解有助于工程师和软件开发人员创建系统和技术,但是当他们开始考虑实际中的使用场景时,将回到网络的简化思维模式上。这使得我们更加难以传达技术能够做什么的信息,并且约束了人们的想象力;最终的结果是不利于创新。
在经过数次改良后,更加注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开始重点考虑如何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融入到产品的外观、功能配置上。这一小步却得到了大部分用户的认可与欢迎,无疑,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在不久的将来,买车可能实现个性化定制——在手机里打开智能汽车工厂的App,从数百种配置中选择一款车型,然后在个性化订单中输入诸如“把轿车内饰设计成 绿巨人”的要求,约一个月,一辆用工业4.0流水线为你度身设计、制造的“绿巨人版轿车”就会送到买家家门口,价格并不比量产车贵多少。
工业4.0意味着今后消费者可以定制自己所需的产品,而不需要从现有的商店、网购平台上购买已经生产的产品。今天的阿里巴巴、天猫、淘宝、京东、很强大!但也只是时代的弄潮儿,随着工业革命4.0的发展,它们的未来令人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