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内安防视频监控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成千上万个7×24小时不停工作的监控摄像机带来的海量数据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了。面临大数据的来袭,无论是厂商还是用户,都不由得想到了智能摄像机,然而市面上我们经常见到的“智能摄像机”获取的数据信息在后期搜索时所带来的巨大工作量让我们总会有“智能不智”的感慨。2014年10月的北京展上,众多厂商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针对性地推出了智能化安防产品,而以海康威视的Smart 2.0、科达感知型摄像机、以及宇视的超感IPC为代表的智能前置型产品更吸引众多参观者的眼球。
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内,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分析功能都是采用中心分析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不需要前端摄像机具有智能分析功能,所以可以接驳任何常规型的摄像机,其只需要上传合格的视频流给智能分析服务器即可;再比如,因为硬件结构决定了智能分析服务器具有超高的处理性能,一台智能分析服务器可以同时处理多路前端视频流等等,而处理的路数主要取决于服务器的性能、视频流的质量,传输网络的品质,以及智能分析功能的复杂度。
但即便如此,这种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调和的问题,例如随着系统规模的增长,后端处理能力和传输带宽的压力将逐渐增大,这就需要通过提高后端处理设备和传输网络的性能来解决。而与此同时,行业内智能摄像机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让智能前置已成为可能。智能前置的摄像机可以直接对各种行为进行分析,对各种异常现象进行报警,可以及时地给控制中心或相关的联动点以信息提示,以便用户可以及时做出相应。
从传统的“事后查阅录像”到“事中及时响应”,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实时性,提升视频监控的实用价值。并且,不会存在单点瓶颈,系统建设的成本也并未增加。因此,现在智能越来越往“前置”的方向发展了。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海康威视”)程玮介绍说。
提到了智能前置摄像机,小编不得不提一下视频结构化描述。视频结构化描述是一种视频内容信息提取的技术,它对视频内容按照语义关系,采用时空分割、特征提取、对象识别等处理手段,组织成可供计算机和人理解的文本信息的技术。从数据处理的流程看,视频结构化描述技术能够将监控视频数据转化为人和机器可理解的信息, 并进一步转化为公安实战所用的情报,实现视频数据向信息化、情报化的转化。也许我们可以将包含了这类技术的智能分析技术称之为“智能侦测”技术。
中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中星电子”)施清平认为,如果前端智能技术得到大规模的推广,那么推广之后前端产生的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就会成为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因为这些视频数据大多数都是非结构化的数据,而云计算平台从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中搜寻有效信息是非常困难的,效率也是比较低的,但是从结构化数据中进行搜索就简单多了,其效率也会成百上千倍的提升。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科达”)市场总监刘志强则告诉我们,视频结构化描述将某一场景下的所有目标信息都以规范化的格式描述出来了,因而后期就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在后面看录像的时候,7×24小时的录像就不再需要从头到尾的去看了,而是可以针对性的去搜索了,就像搜索引擎一样直接输入人、物的特征信息就能搜索到7×24小时录像里面符合这个特征的目标和与之对应的所有视频。视频信息量越大,基于语义信息搜索的价值就越大,因而这样的技术会对视频监控产生变革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