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的。
就像个人计算机(pc)、因特网与智能手机改变了我们的工作与日常生活,物联网(iot)也将改变我们彼此互动、以及与环境互动的模式。不过物联网对我们现有的网络以及基础建设,也带来了四个挑战。
摆脱智能手机
对新进厂商来说,如果物联网市场要充分发挥潜力,就必须切断与智能手机之间的连结;人们就是不想带着手机到处走,特别是尺寸比较大的智能手机。若智能手机是必备的,可穿戴设备就只是手机的配件。
可穿戴设备需要具备自己的通讯功能,才能打破与手机之间的连结并直接与云端联机;此外,那些智能型设备也能相互直接链接,而不是透过云端、也当然不要透过两支智能手机。要变得真正实用,可穿戴设备也必要有gps功能;试想一支手表不只能告诉你走了几步路,还能告诉你走了多远、海拔高度多高或是爬了几层阶梯。
创新的备用电源
未来的可穿戴设备需要能透过一些替代方案取得电源,例如较长距离的无线充电、能量采集、太阳能,或者是透过使用者动作的能量转换。这些设备也需要有软性电池等新型态的能量储存设备,而且在质量与价格上符合商用标准;最好还要在支持gps功能的同时,耗电量还能低于现有的解决方案。而上述创新技术并非科幻小说情节,已经在开发中。
对大数据的驾驭能力
今日的基础建设,从无线网络营运商到数据中心、以及两者之间的所有节点,不足以乘载当iot系统成为主流之后所产生的大量数据流;这其中牵涉的不只是从各种设备到云端的数据传输管道,还包括在云端进行所有数据处理与储存的技术。
目前的数据中心架构就是没有能力处理那些将被产生、且需要处理的异质性大数据;而且别忘了,要让那些大型数据中心运转也面临能源供应上的挑战。
挖掘创新能量来源
这里说的创新将会以多面向的方式来产出;目前的产业领导者将会尽一己之力,不过恐怕也只能在已经有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而创新能量的主要推手将来自睿智的创业家,以及愿意承担风险、尝试新业务与新创新模式的少数产业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