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安防行业的高清化势头的迅猛发展,作为视频监控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高清光端机的市场发展也将一片光明。对于光端机厂家来说,顺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发展的战略,是势在必行的。高清光端机市场广阔,未来行业发展前景无限。
高清视频光端机市场广阔
“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些”、“还给人们一个清晰的世界”这样的呼声和口号也日益高涨,这是人类天性使然、人们对高带宽的追求永无止境,体现出来的是一种需求和趋势。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清已然成为视频监控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
尽管在当前的视频传输系统中,高清光端机的应用还比较少见,具备相关技术的厂家也仅为少数几家,但随着高清化需求的不断提出,高清光端机的应用将越来越多,在未来几年内,高清也将成为主流光端机产品的必备标准。而未雨绸缪,拔得先机的光端机厂商,将占据市场的先发优势。
目前,高清产品的应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市场上高清视频监控方案主要有基于IP的网络高清和基于HD-SDI的实时高清两大技术路线。HD-SDI高清通过同轴电缆或光纤直接传输非压缩的视频信号,实现了真正的实时高清。HD-SDI高清因为其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图像细节、能够实现从传统标清视频监控系统平滑升级为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和实时性、标准性、高安全保密性、高可靠性在更多的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高清光端机市场趋势
发展方向依旧是孜孜不倦地追求:单纤大容量、多业务、网管型综合平台。
从技术层面来讲:
一、复用技术仍将是主流
高清光端机采用的高速数字光纤传输技术、非压缩高清数字视频技术、高清视音频编码技术,都是高清光端机先进性的体现。高清视频信号无论传输多少次、转换多少次,质量不变,这是数字信号的天赋秉性所在,但高清视频信号速率高、占用的带宽大,HD-SDI信号速率为1.485Gb/s,3G-SDI信号速率为 2.97Gb/s,HDMI支持4.95Gb/s、10.2Gb/s,如何在单根光纤上传输多路高清视频是高清光端机当前最受关注的技术热点。可以说单纤单波段复用技术水平,基本可以代表1个光端机厂商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二、多业务不可或缺在实现高清视频传输的同时,实现异步数据、音频、开关量、以太网等综合业务的传输
这也是高清光端机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主要有波分复用和时分复用两种方式实现。时分复用技术难度高,将视频、音频、数据、以太网等多个信号结合为单个更高速率的数据流,在接收端将各个数据流正确无误地分解开来。所以,必须处理好高清视频、各接口业务之间的时钟同步、以及时钟时序和相互之间的帧结构关系。
三、单纤多路高清视频多业务光端机必须逾越的技术难点
1)时钟系统复杂困难。例如,输入的高清视频码流锁定,时钟恢复。高清制式多样,使用者也并不知晓实际视频的制式,所以,必须自适应视频输入,这样,对参考时钟的系统,锁定状态机变的很复杂。当然,还有其他时钟的同步、锁定、去抖等处理。
2)在现有器件、成本等条件下,传输多路高清视频是很困难的,1路HDSDI带宽已达1.485G,这就是市场只有单路高清视频光端机的主要原因。要将1.485G码流中的视频拆解、嵌入、组装,不影响视频质量,必须对高清视频标准体系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3)一般高清视频传输采用YCBCR422格式,要求20BIT的传输,所以必须至少10BITSERDERS通道,以并保证光纤传输过程中不缺位不丢位(也就是在传输过程中不掺水分,比如8bit),从而保证高清视频的编码精度、原汁原味。为保证光纤传输过程中视频编码不缺位不丢位,必须对光纤传输技术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例如,加扰解扰、ALIGN字节对齐等、既要效率高又要不误码)。
4)还由于每路高清视频是异步的,时钟频率,相位并不一致,无法将多路高清视频码流直接复用起来,必须实现多路异步高清视频的帧同步。由于速率高,储存量大,无法采用类似FIFO、RAM的时域调整方式,又由于高清视频码流的全实时、码流中含有各种时钟、同步等信息,每个字节既不能加也不能扣减,所以也不能采用码速调整方案。这也是市场急需而没有多路高清视频光端机的主要原因。
5)为了降低传输容量又保证高清视频的原汁原味,只传输视频有效数据。由于传输过程中,各种嵌入的同步信号,时钟信号,辅助数据:如 TRS,DE,HS,VS,XYZ,VIP等都已消失。在接收端必须重新生成各种同步信号,并组装生成与输入同样制式的视频码流。而高清视频格式有标准的、非标的、有兼容861的,有逐行、隔行的、频率50、60HZ等等,格式生成状态机将变得十分复杂、工作量大。
6)由于业务烦杂,需要处理各种不同接口的帧结构、数率、时钟。可以按照业务要求直接输出各种高清视频制,(如SDI、HDSDI、HDMI以及音频嵌入、解嵌等)避免了外加各种价格不菲的转换器。此外,还可提供网络、数据、电话、音频等接口。
四、智能型、网管型、平台化是必然发展方向
智能化也是高清光端机的又一技术和功能热点,通过强大的网管功能,实现设备的自我诊断,用户可以通过管理软件直观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极大地方便用户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