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数一:社区警务室
社区民警成了“社区110”
53岁的李增富是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小寨派出所民警,创建“社区警务室”已经5年多了,因防范突出,他的“社区警务室”被西安市公安局评为“十佳社区”。4月11日,见到李增富时,他还在子祥社区警务室里忙着准备更换宣传栏。
“要做好社区防范,首先要把社区情况摸清楚,这些信息我们都输到微机里了,还有社区单位、商业网点、驻地单位平面图等18种台账。”李增富经过精心挑选和培训,为警务室聘请了三名社区警务协勤员,组成了社区警务巡逻队,配备了三辆警务摩托车,统一佩戴头盔和巡逻标志,在社区进行24小时巡逻。给每栋居民楼都配齐了楼长、单元长;社区有条件的10个大单位和家属院成立了10个治安巡逻、护楼、护院队;先后在98中、省社会科学院门口等地增设了治安报警点,安装了报警灯箱……
同时,李增富还和社区单位沿街100多家门面房、公私出租户签订治安责任书,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治安责任制。
采访时,李增富的电话不时地响起,原来,他把自己的手机号早已给社区群众公布了。“我们社区民警李增富的手机号早都成了我们社区人的110了,有他和他的社区警务室在,我们也就安全得多了!”子祥社区的许多群众都高兴地说。
招数二:电子监控
“千里眼”给村民当保安
4月11日中午,春天的阳光有些灼热,过早地带来了夏的气息。小寨西路郝家村,街道两边小店里,店主们忙着招呼来来往往的顾客,一些村民悠然地坐在家门口闲聊……而这一切,都被村口的一个电子探头悄悄地记录了。而这样的电子监控探头,在西安南郊很多城中村里都有,最早的还要数南姜村的16只“千里眼”。
几年前,南姜村因为入户盗窃案件特别多,小偷小摸的事接连不断发生,村民在家睡觉都感到不踏实,无奈戏称为“四丢”村———丢钱包,丢手机,丢摩托,丢自行车。这样的治安状况让村民忧心、警察头疼。
昔日的“四丢”村如今已成了村民心目中的“四安”村。“这多亏公安雁塔分局让我们装了‘千里眼’”。说起村里现在的治安状况,许多村民都这样说。村民所说的“千里眼”就是电子监控报警系统。如今,在南姜村、西姜村、郝家村等多家城中村都会看到安装的“千里眼”。
招数三:警铃入户
全村安全“拴”在一根报警线上
“要说陕西的社会治安综治工作,不能不提到高陵县的警铃入户。”昨日,有读者给本报记者提议。
高陵县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入室盗窃等犯罪活动猛增。2005年6月,高陵县在全省率先实现“警铃入户”,将各家管各家的农户“拴”在一根报警线上,取得了良好成效。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6年12月中旬,该县利用警铃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救助群众16人次,并成功防止了7起盗窃案件。
记者了解到,有线警铃按照农村居住情况的不同,分别以户、街道或村为单位进行安装。警铃操作简便,费用不高,农村电工都能安装,户均20元至60元左右。一旦哪家发生治安问题,只要按警铃,与其串联的其他户和治安中心户长家都会报警,顷刻之间,村民们一齐出动,围剿不法之徒。
防范综治行动———
“三张网”撑起社区平安之伞
据西安市公安局2006年创建“平安社区”的数据显示,去年,西安市公安机关推举的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物防技防“三张网”撑起了社区“平安之伞”。全市588个社区警务室“开门、亮灯、有人”,1053名社区民警实时在线,社区警力较去年提高25%;建立治安队、巡防队等群防群治队伍1699支 7221人;图像监测、远程监控等居民区技防建设覆盖率达到14.6%;全市147个社区实现零发案。
电子监控助警方破案
西安市公安机关以城市电子监控系统建设为重点,投资1.74亿元用于技防建设。去年已建成二级监控平台13个,三级监控平台32个,在西安市主要大街、金融网点、宾馆饭店等五大场所,安装视频监控探头21082个。去年,公安机关利用视频监控提供的线索,已破获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215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