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音频编解码标准是所有视频信息最基本的"描述语言",没有统一的语言,就需要层层翻译,对各种语言的长期维护,尤其是早期非规范的语言,是非常困难而难以持续的。从轨道交通发展至今在视音频编解码标准上,历经了MPEGII、MPEGIV、H.264几个阶段,不仅如此,由于对传输和封装标准缺乏早期规范,经常发生线路之间不能互编互解的局面,管理各线的运营中心必须堆砌很多设备,才能接入各条线路,给系统运维带来很大困扰。
H.264已经推出近十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先进的视频编码技术(2013年3月H.265正式颁布,但对于大规模商用来说,估计还要3-5年的时间),在同样的图像质量前提下,其码流不及MPEG-4一半,可以大量节省存储空间及带宽占用,这点对于有大量视频传输及存储需求的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H.264标准从编码器处理和质量方面规定baseline、main和High等多个profile,同时在H.264具体算法中包含了众多的可选项。因此,根据轨道交通对视频质量的要求以及兼容性实施角度,可以灵活选择规定具体的profile和level等级,以及对编码和解码过程中的具体参数规定,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例如,可以选择高压缩比的HighProfile码流进行录像存储,保证对细节的捕获,而选择低延时的 ConstrainedBaseline满足低延时的实时浏览要求。
由于H.264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相比较SVAC、AVS等标准得到了更多的厂商支持,因此,在国际、国内得到了众多标准化联盟组织的选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从目前的实践来看,H.264的实现趋于规范,不同厂商的互操作有比较好的保证。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轨道交通应该选择H.264作为视频编码的基础编码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信令、传输、文件封装的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