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在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中,新产品开发的成功在于它使得生产和销售可获利产品成为可能。然而,我们常常难以迅速和直接的评估产品的获利性。在安防行业中,各种新产品同样层出不穷,但并不是每一种产品都能为企业带来利润,为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应该如何制定最低风险的产品线?
风险到底在哪里?
如若探讨“如何定制最低风险的产品线”,应先理清“风险是什么,风险在哪里”,这是笔者初见此题之感受。思量片刻,罗列如下:
· 产品线与行业发展方向存在致命偏差;
· 产品线与公司战略方向出现偏离;
· 产品线中的关键规格无法在市场中形成竞争力;
· 产品线无法按时交付;
· 产品线无法按预期规格交付;
· 产品线执行成本超出预算。
本着“突出重点,不必泛泛而谈”的原则,笔者决定从所在企业自身的体会和经验出发,抛砖引玉,回归主题。
产品线决定技术方案,还是技术方案决定产品线
对这一命题的提出,并非想引导大家做一道选择题,而是意在通过对产品线与技术方案相互关系的差异性分析,对特定产品线的侧重进行探讨。
毋庸置疑,安防产业链发展至今,芯片供应商对安防产品的功能、规格影响越来越大,而设备生产商的作用却在日益降低。设备生产商在制定产品线时,很大程度上是参考某款或某系列安防芯片的性能或指标。芯片厂商间结束规格与成本竞争之后,设备厂商可选择与定制的空间越来越小,功能或规格的差异化越来越低。这是安防行业成熟与细分的必然结果。
然而,我们必须正面事实。设备生产商以规格差异化作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而在芯片供应商的产品线规划中,差异化目标永远排在销量原则之后。这一现象尤其会在中、低端安防产品中突显。继海思3520D芯片推出之后,由于其规格和成本与低端4、8、16路DVR的高度匹配,多数设备生产商都针对3520D规划自有低端DVR产品线。在此类产品线的风险评估中,评估的重点已从差异化转至利润率。例如,功能升级的扩展、防静电设计导致的返修率等影响产品线利润率的指标应在产品线规划和开发的过程中重点考虑。
谁应该主导?产品设计还是研发?
产品与研发的冲突矛盾在任何IT类产品线的规划和执行过程中都普遍存在。任何一方过分占据主导地位,都会给产品线的制定和执行增加风险。
产品部门是销售、市场等团队的信息入口,对产品线规格、产品表现最有发言权,但过分占据主导地位会提升交付时间与交付规格的不可控性。
研发团队是产品线执行过程中的核心,一般是占据产品线执行过程中时间最长的单位,对芯片解决方案、规格、性能指标具有最客观的理解,但过分占据主导地位会导致产品线规格与公司战略方向出现偏离。
产品线制定过程中,应重视研发的参与度,特别是在细节规格的制定中,应加强一线研发的可行性验证工作,降低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时间风险和可行性风险。在产品线的执行过程中,产品团队应提高参与强度,对产品线阶段性的提交结果进行评估与沟通,防止出现偏离目标的状况,以降低最终的交付风险。
是否考虑过交付过程的优化
产品线越复杂,交付风险越高。忽视产品交付的过程,简单的将“产品线统一交付”作为目标,必然会增加交付过程的风险。
以安防行业嵌入式存储类产品线为例,产品类型涉及DVR、NVR、HDVR、SDI大类,针对销售渠道区分高端、中端、低端,面向机型涵盖4、8、16、32、64等规格,甚至还有金融ATM专用、车载专用、庭审专用等特殊行业要求。交付过程的科学化、合理化、过程化,可以大大降低交付风险,提高交付效率。
通过对市场定位的分析,全面明确发布目标,有助于开发与产品的兼容性设计和扩展性考虑。通过芯片方案选型分析、用户规格要求明确度分析,了解销售侧重和定位,综合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兼顾高清IPC产品,报警主机/对讲等外围产品,联网平台软件的发布现状和发布时间,以全局解决方案的完整性为目标,形成继承性的发布过程。
“完美”产品线vs“完善”产品线
形成接近完美的产品线是永远追求的目标,但完美往往仅停留在“接近”与“追求”的过程中,正如《乔布斯传》中所言:“决定不做什么跟决定做什么同样重要”。过分追求完美的产品线,不如侧重于完善产品线,在产品线的延伸、更新、扩展上想办法、下文章。
视频集中管理平台产品线和安防行业其他产品线相比,就有其特殊的一面。从整体上评价,平台产品似乎仅仅是功能应用层面的开发工作,方案相对成熟,开发成本低,可控性也较高。
但是,行业功能细节的复杂性,部署形态的差异化,扩展、快速定制的高强度要求,以及与其他类型信息化平台的信息交互,都需要决策者在产品线规划初期,深刻理解“完善”的含义,尽量忘记“完美”的目标,将延伸、更新、扩展的工作持续的开展。同时,在需求设计、模块划分、团队组织上,为后续完善的过程铺平道路。否则,只会与“完美”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