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安防系统的集成化道路在中国可以说是崎岖的。10多年前在机场安防系统中根本谈不上“集成化”,即使“老三样”也都是“桥归桥、路归路”,最多仅是一些设备级的干接点联动。虽然2005年前,也有机场尝试过“吃螃蟹”,但是限于当时的设备自身能力,“集成化”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仅是浅尝辄止。2005年后不少机场开始提出集成化需求,但是更多的是一种“惶惑”的尝试。
从国际上各大机场的安防系统来看,集成已经是必然的选择,这方面已有着无可辩驳的成功案例。集成化本身不仅仅限制于安防系统,完整的集成化将涉及弱电的方方面面,甚至于集成BA等各个子系统于一个管理平台。
机场系统的大集成从表面上看,是多个子系统利用一个软(硬)件平台(或解决方案)加以整合,实质是各个系统均可以以自身为核心无缝地发起向其它系统的一种动作要求,此要求的目的是使工作更加自动化、更加快捷、更加规范和更加符合逻辑。以火灾为例,集成化后的系统,消防系统会以自身为核心发起向BA系统的要求(应急走道正压送风)、向门禁系统的要求(消防模式)、向视频系统的要求(火灾点图像)、向广播系统的要求(疏散广播)。
集成化的发展实质是“全数字化”和“多元化”发展后的必然趋势。由于“全数字化”的形成,系统间的通讯、管理变得容易和规范,浅尝辄止已经毫无必要,整合化的解决应用需求已经形成了底层的可行性。“多元化”实质是迫使“集成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老三样”变成“六样”、“九样”甚至于“十九样”的时候,只有一个集成平台才有可能使它们在一个合理的逻辑下正确地运行。
“集成化”本身将会有几个特有的发展方向:第一是形态多元化,当机场多个系统(甚至于所有弱电系统)集成化后,必然会有不同的业务部门使用,集成化并不意味着各业务部门会使用相同的界面来操作系统,集成本身的形态多元化,会让各个业务部门有各自的应用体验,也就是说集成化是业务层的集成而非简单的界面集成;第二是集成的广泛性,当集成本身涉及面越来越广泛后,统一大数据库的方式是完全不可行的,基于中间件技术的数据抽象层集成技术是必然的途径,而应用层面的广泛性将表现在集成不仅仅限制于弱电系统,其数据可能被广泛应用于办公、信息管理等各个系统。集成化实质是使机场安防从一个弱电系统逐步趋近信息系统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