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知识网】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从而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并将采集到的相关信息数据通过无线技术远程进行传输(1)。目前,RFID在物流,销售的整个供应链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那么,RFID技术在医院的管理活动中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我们有针对性的选择了儿童医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的探讨。
1. 选择儿童医院的原因,主要考虑一下几方面的特性
1.1 既专科又综合。儿童医院是针对儿童的专科医院,其就诊人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儿童的疾病的种类与成人疾病的种类是基本相同的,甚至有许多儿童是先天性疾病,这是其他综合性医院所没有的,这就要求儿童医院的科室设置也是综合的,而且对其医务人员的配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医患之间不能进行相互的沟通。由于儿童医院就诊的病人绝大对数都是婴幼儿,他们不能主动向医生表达病情,只能靠监护人的陈述,可靠性相对较差,尤其对于住院的儿童,如何减少因为无法正常沟通而导致的医疗差错尤为重要。
1.3新生儿的管理。儿童医院的新生儿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何保证不发生误抱,,杜绝恶意的人为调换,因此保证标识的唯一性和正确性在儿童医院的质量管理中尤显的极为重要。
2. 下面,就RFID 在儿童医院应用前景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2.1 及时处理医院门急诊流量较大的情况就南京市儿童医院来言,由于周边的城市和本地的儿童都集中到医院就诊,造成医院每天的就诊流量较大,所以如何快速的进行患儿身份确认,完成就诊登记就显的比较重要。尤其在急诊方面,由于患儿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实际情况,临床部门需要迫切了解患儿的姓名,血型,亲属姓名,紧急联系电话以及既往病史等。RFID技术就可以很方便的解决这些问题。采用RFID 技术,可以制作RFID医疗卡(无源)或者是腕带(有源),平时就诊时,将信息存储在医疗卡或腕带上,由病人随身携带。当该病人入院诊治时,医院只需用二维条码扫描器扫描医疗卡上的标签信息或通过接收器和读写设备接受腕带上的信息,所有数据不到一秒钟就进入计算机中,通过与医院HIS系统的互连互通,完成病人的入院登记和病历获取。由于RFID技术提供了一个可靠、高效、省钱的信息储存和检验方法,因此医院对门诊病人,尤其急诊患儿的就治和抢救不会发生延误,更不会发生错认患儿而导致医疗事故。另外,在需要转院治疗的情况下,病人的数据,包括病史、受伤类型、治疗方法、治疗场所、治疗状态等,都可以制成新的标签,传送给下一个治疗医院。由于所有这些信息的输入都可以通过读取射频标签一次完成,减少了不必要的手工录入,避免了人为造成的错误。国外文献资料显示,目前对于转院的和入院登记的患者,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而今采用了RFID 技术,只需短短的2 分钟。(3)使用RFID后,患儿个人医疗信息可绑定在患儿的肢体上携带,或者由监护人代为管理,在门急诊就诊时就不再需要手工输入个人信息,节约了时间,甚至挽救了生命。另外,无源RFID的成本并不高,这也为门急诊的使用创造了条件。
2.2 能为临床医生与患儿之间搭起一个沟通的桥梁在平常的临床工作中,我们能深切的体会到与患儿及其亲属交流的障碍,有时无法得到准确的病情信息,尤其对于住院患儿,这种情况就更加急切的需要解决,以免发生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正如我们前面所述,儿童其生理特性,以及其尚未能准确判断是非的特性,增添了临床医生在日常工作的大量重复劳动和麻烦。由于现在大部分医院对于住院病人身份的确认是通过床头标识卡,床号等等。不幸的是,儿童的生理特性往往会导致其误躺或者坐在其他小朋友的床上,这种不可知性往往造成了错误的识别结果,甚至造成医疗事故。事实上,我们还没有真正利用正确有效的病人标识来搭建设起一座桥梁,从而让医生和患儿能正确的辨认,降低医疗事故,完善医疗管理。医院对病人明确标识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提供确切的病人身份标识,且标识准确而且统一,涵盖医院的各个相关部门;建立病人与医疗档案、各种治疗活动的明确对应关系;使用可靠的标识产品,确保病人标识不会被调换或丢失。(4)RFID技术与医院的CIS 系统相互的连接运用就可以确保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诊疗信息的唯一性和可靠性,大大可以降低医疗差错和事故。
通过使用RFID技术设计的病人标识腕(PatientIdentificationWristband),将标有病人重要资料的信息存存储到腕带里,腕带系在病人手腕上进行24小时贴身标识,能够有效保证随时对病人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以及通过与电子病历的相互整合,可以迅速得到患儿此时应处理的诊疗信息。同时,特殊设计的患儿标识腕带应能够防止被调换或除下,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
护理人员可以利用RFID 技术大大节省工作时间,把必要的时间花在病房巡诊当中,利用手中的PDA 接受患儿应做的护理治疗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图1 显示的RFID和医嘱信息的联动)发放RFID 腕带 读取RFID 信息PDA 读取RFID 信息,自动搜索患儿需要执行的医嘱护士执行完毕的医嘱返回CISPDA下载好医嘱信息,护士巡回病房,执行医嘱完毕后返回更新医嘱信息.
[nextpage] 2.3 利用RFID 技术对新生儿的管理,前途光明
南京市儿童医院的新生儿科是全院的重点科室,对于刚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其面貌特征相似,理解表达能力欠缺,如果不加以辨别,可能会发生错误识别,所以如何加强医院新生儿的管理工作,就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在现实的临床工作有所体会,由于新生婴儿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只能接受被动的标识。同时,母亲与婴儿是一对匹配,单独对婴儿进行标识存在管理漏洞,无法杜绝恶意的人为调换。因此,最好是对新生婴儿及其母亲进行双方关联标识,用同一编码等手段将亲生母子联系起来。
针对上述特点,利用RFID 技术,对新生婴儿及母亲佩戴RFID腕带标签,对母婴进行关联标识,用标签内存储相关联信息的手段将亲生母子联系起来,在医院工作人员和母亲之间进行婴儿看护权临时转换时,双方应该同时进行检查工作确保正确的母子配对。母子随身佩戴标识,标识不能够调换或转移,除非彻底破坏,杜绝错误的身份识别。同时,为了防止有人恶意抱走婴儿,利用RFID定位系统确认人员进出身份,管理出入人员。下图是利用RFID 进行新生儿科管理的模拟示意图。(图2)患儿入院登记 护士工作站基本信息进入CIS安排床位佩戴RFID进入病房下达医嘱信息新生儿的管理系统应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这种使用这种识别方法进行管理的区域包括分娩室,产妇病房,产科病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目前国外已有一些公司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日本的佐藤公司近日已宣布推出了新生儿安全识别系统,日本NTTDATA 公司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预见的是,在新生儿安全,保障母婴安全上,RFID系统是舒适安全而且使用方便的解决方案,前途是光明的。
3. 结论
3.1 确切的说,在医院的信息化过程中,利用RFID 技术,可以带来下列的优点:
3.1.1 利用RFID 技术,可以节省患儿就诊时间,减轻医院门急诊挂号的压力
3.1.2 利用RFID 技术,通过存储在RFID 里的信息,对于紧急需要抢救的患儿,临床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就治,避免延误宝贵的时机;
3.1.3 利用RFID 技术,可以减少药物差错率,及时进行药物配送,大大提高了药房工作效率;
3.1.4 利用RFID 技术,可以和现有的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相整合,以及无线网络相连接,从而提高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护理人员可以有大部分的时间在病房巡诊病人;
3.1.5 利用RFID 技术,可以很好的实行新生儿管理,以及重点区域的门控系统和人员追踪;
3.1.6 由于RFID其高频设备工作频率为13。56MHz,该频率确定对医院的医疗设备工作无干扰,对工作人员及病患无电磁辐射影响,尤其对于儿童医院的儿童患者,这一点较为重要;
3.1.7 该频率的波长可以穿过除金属外的大多数的材料,受外界环境干扰小,性能稳定可靠,识别率高,可以普遍用于人员、物品等的管理;
3.2 当然,RFID 技术目前还存在着一些缺陷,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实际需要
3.2.1 高频设备识读距离近,最远稳定读取距离只有1-1.5米,本方案通过在重要区域(如:药房、产房、重症病房等)的出入口安放设备及天线,识读经过的人员或资产上的标签在数据库形成记录,然后查找最近时间的记录来大致判断设备及人员的位置,定位无法做到准确,不能实时反映实际情况;同时如果需要增加监控区域或者提高定位的精度需要设置更多的设备,这样有可能会带来实施和应用的不方便、不经济;
3.2.2 另外由于高频属于近距应用,系统实施后不能完全做到对医护人员以前工作方式不干扰(如进入某些区域需有刷卡动作),这样有可能会带来初期的应用不适应。
3.2.3 目前无源的RFID 价格较为便宜,但在一些重点科室需要使用有源的RFID,其投入相对较为昂贵,性价比仍会成为一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