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知识网】因素之一:带宽
IP摄像机在视频网络应用方面遇到的最大的瓶颈之一就是传输带宽。尽管目前IP摄像机已经有了H.264压缩、动态码流等数据流量控制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要获得更高的成像质量就一定需要更高的网络带宽,按照目前的压缩技术传输百万像素的影像,在局域网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目前的广域网传输方式中:ADSL受技术限制,上行实际带宽一般都在512K左右;数据专线或者光纤的成本的确偏高。ADSL的上行带宽仅仅只能传输一路质量勉强的D1实时影像,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IP摄像机普及百万像素已经近在咫尺,传输成为困扰IP影像的一个大问题,因为我们不可能为每个摄像机安装局域网或者光纤。
解决之道
随着新技术应用和网络宽带接入方式的不断革新,类似ADSL2+、VDSL2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上行带宽最高可达到26M,网络上行带宽问题将得到改善,IP摄像机的民用化市场就有可能启动,届时IP摄像机的监控职能的概念可能会有所模糊,人们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应用IP摄像机。
因素之二:成本
IP摄像机虽然在多路方案、远程方案中设备整体造价要优于传统监控方式,但是在小范围内,在标准清晰度要求下,造价还是要高于传统摄像机加DVR的方式。这只是计算了前端摄像机和录像设备方面成本的区别,如果涉及到远程方式,在ADSL线路无法满足的高清晰传输时,专线或者光纤宽带的租金等,将会造成高额的使用成本。这将直接影响客户是否选择IP摄像机。
解决之道
似乎这个问题目前正在突破中,随产量高速增加,IP摄像机的成本会继续下降,网络成本也在逐步下降。因此网络摄像机的使用成本问题将不复存在,随着网络摄像机的高清时代到来,性价比也将奠定网络摄像机的优势地位。
因素之三:清晰度认识的误区
目前传统摄像机分辨率是704×576,换算出来就40多万像素,分辨率不算高,甚至赶不上一个好点的手机摄像头。受传统模拟技术与设备的限制,普通摄像机分辨率上升的空间极为有限。目前很多厂家的IP摄像机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摄像机CCD,取得摄像机CCD的模拟信号输出给视频压缩模块转成网络信号,这样经过两次转换,图像质量不但受到模拟信号质量的影响,压缩效率也低很多。
很多人从直观上感受,还是觉得模拟摄像机比IP摄像机清晰,其实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很多因素,如CCD质量、镜头质量、压缩编码方式、显示回放方式等等。要说清这个清晰度的差别,就先要了解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模拟摄像机比IP摄像机清晰。IP摄像机对图像是带压缩的,IP摄像机在码流低的情况下图像效果的确是不够清楚的,但那是不公平的对比,因为模拟摄像机是不对图像做压缩的,而且也不能利用公共网络远距离传输的。但是IP摄像机在1M甚至更高的码流下,和模拟摄像机在显示的效果基本上没有区别。
就两种成像方式而言,单从回放方式上就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如果用模拟监视器和摄像机直接连接看图像,中间几乎没有任何转换,全是模拟信号,的确很清楚;但是IP摄像机要显示的时候必须通过解码器,转换成模拟信号,这样就等于多做了模拟到数字,再从数字到模拟的转换,无疑会增加信号的损失。如果是采用纯数字高清的IP摄像机(1080P)在数字接口的高清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效果,我想是没有一个模拟摄像机能比的(如目前的高清数字电视)。因为IP摄像机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在技术上几乎可以不受分辨率的限制,所以从长远来看IP摄像机的清晰度随着网络带宽的变化将不再成为问题,而且随着高清时代的到来,704×576的D1图像标准将不再风光。
解决之道
1、突破模拟信号这个中间环节,实现摄像机CCD数字信号直接到网络信号的转换,即能提高压缩效率又能大幅提升画面品质。
2、百万像素高分辨率,网络视频编码技术上目前已经出现了高分辨率的编码格式,可以实现1080P甚至更高分辨率的影像尺寸。或许只有百万像素成为标准的时候,IP摄像机才能真正突破清晰度的争论,冲出模拟摄像机的重围。
因素之四:无线的代价
任何摄像机在遇到超出线路覆盖地区的监控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远程传输问题,一般在数十千米数量级的距离上一般都会选择无线方式,光一对传输距离在20千米的宽带传输设备的价格就在数万元,因此这绝对不是一个最佳的解决之道,只能是无奈之下的选择。而目前我们能用到的无线广域网是属于2.5G的无线通讯方式,标称传输最快的CDMA带宽,理论值也不过区区150Kb左右,而实际传输效率更是大打折扣,一般只能达到64Kb左右的实际传输带宽。在这样窄的带宽下连一路CIF图像都无法实现实时的传输。
解决之道
在广域无线接入方式下,似乎我们能够期盼的只有3G通信的发牌,3G通信模式下将提供上行2M的带宽,数十公里范围内的接入,全国绝大多数地域的覆盖。如果3G的接入成本随着应用的广泛迅速降低到一定程度,那将对现行的网络视频监控传输方案产生深远的影响。没有了线的束缚,又加上带宽的优势,3G时代的来临将会颠覆目前的传统监控组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