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华为在落地17/27框架的过程中,自建了自动化的IT工具,引入AI相关技术,完善对个人信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并自动化地形成合规记录。
如今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隐私泄露也不容忽视。
据共同社网站近日报道,日本理索纳控股和松下等4家公司近日发布消息称,将共同开发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提供上述服务的系统。一旦该系统得以应用,只要事先登记脸部照片,就可空手在银行窗口办理存取款手续、在零售商店购物。
近日,从从国际电信联盟(ITU)官网获悉,该机构近期首次发布了隐私计算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该标准由蚂蚁集团、中国联通及之江实验室共同参与制定。这意味着中国的产业界及科研机构在新兴技术隐私计算上的探索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
近日,工信部召开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正式启动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行动。
近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2020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
久治难愈的骚扰电话,本就是困扰全社会的行业顽疾,如今搭上人工智能高科技“快车”,更是让人防不胜防。据媒体报道,每一个人工智能骚扰电话机器人的购置成本仅需1000多元,却可以每日拨号超过3000次。有的骚扰电话公司甚至可以保证一年拨打40亿个骚扰电话。数字技术,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而不是更烦心。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初衷,也是为了让技术更懂人心,发现用户的需求,从而调整供给、提高市场效率,而不是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提供对付用户的武器。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和全面重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基础性力量。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和企业战略资产。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和维持市场支配地位,一些数字平台过度采集和使用消费者用户数据,产生了大量的用户隐私数据侵犯问题。用户数据安全已经成为影响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用户隐私数据保护成为数字经济治理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旷视正式成立人工智能治理研究院,旨在就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共性问题与社会各界广泛沟通、与专家学者们展开研究,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广州已拟出新规保障公众的隐私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传播公共安全视频系统信息。
[安防周看点]59家中企被列入美投资“黑名单” 中国信通院启动可信人脸识别测试
【安防周看点】万佳安完成超3亿元融资 国内首批量子通信标准出台
【安防周看点】Teledyne收购FLIR 万物云新品牌“万御安防”
【安防周看点】广东禁采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中国5G基站占全球70%
【安防周看点】智能家居新连接标准“Matter” Zigbee联盟更名
【AIoT周看点】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全球物联网安全规范 1.0 版发布
为中小企业智慧办公赋能 ——海康威视DS-K1T321系列智能门禁一体机
科技与一体化结构设计的精妙平衡
海康威视臻全彩 2.0 vs 1.0:全面升级,还是换汤不换药?
百元级直播摄像机,让“专业”不再“高价”
舒适与节能共存 高效与安全同在——英特韦特 Intervex IoT Platform 智通物联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