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沈涛/泰科安防设备亚太区产品经理
a&s:3D人脸识别、4G技术、1600万超高清、北斗定位、精细化三维建模等新技术先后在场馆有落地应用,这些新技术的各有哪些优势与不足?
沈涛:3D人脸识别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视频监控发展到现在目前解决了清晰度问题,但是在人员查找方面仍然没有更多的解决方案去完成,3D人脸识别相比2D的精确性会更高。但是牵涉到一些技术难点如:实时响应速度的要求很高。我认为3D技术未来能否实现大规模应用还要倚赖该项技术的发展水平。其识别率方面能达到30-50%以上,如果要用于门禁的出入口控制还有困难,但是用于大型赛事分析以及辅助侦查手段却能提高效率。其相对于传统人脸识别最大的优势还是识别率会更高,同时要求计算量会更大、成本也会更高。
1600万超高清摄像机在一些特定场所才会使用到,例如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座位监控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用相对比较少的摄像机能对大范围场景进行监控。
我认为北斗定位在场馆里用处不大,安保人员大多会使用到定位系统,但是有限的场馆范围内用室内定位系统效果会更好。现在某些室内定位系统误差已经能达到一米左右。
精细化三维建模其实是整个工程建设在安防里的衍生应用,在上海基本都有三维建模的要求,建筑的图纸或者整个项目当中都会有三维建模的应用,只要后端本身支持通用协议,就可以直接把建筑图纸导入在三维建模里显示,这对于管理方面、定位、显示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方便管理,减少了培训时间。
a&s:您怎么看待智慧场馆的概念?智慧的概念是否不应该只是辅助决策,而是系统能自行决策?把智能建筑的“智慧”概念延伸到场馆“智慧”是否可行?
沈涛:智慧场馆应该不只是单纯的安防管理,应该与Ba等其他一些系统做大规模的整合。类似智能建筑的节能方面,也是场馆需要考虑的方向。我们的系统主要是通过楼宇管理标准协议去做一些应用,包括我之前说过的智能分析,在摄像机上面的智慧也是智慧场馆的一部分。
在智能楼宇方面,集成系统获得很多数据支撑,根据产品作出模型和算法,达到智能管理、智能调节的效果。但是对于场馆来说,往往是突发性不定期事件,而楼宇是长期的智慧管理需求。所以要把智慧楼宇的系统自动决策应用到体育馆效果肯定不如原本在楼宇的效果好,因为场馆事件本身是人为突发性的,这两者在“智慧”这方面需求还不太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