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目前在小区统一建设方面也是失败的,我们也不再提倡建设。因为智能家居不是共性的产品,而是个性化系统。它不属于建筑智能化的范畴,而是属于智能化装修的范畴,完全和个性化装修是相关,根本没有办法统一建设。如果用户有这方面需求,一般都是自行寻找相关服务单位安装。
我认为在智能家居方面,国内智能化行业长期存在误区。智能家居不能像通常的小区智能化系统那样来统一建设,小区智能化系统之所以能统一建设是有前提条件的,因为其使用方不是业主而是物业管理部门,最多也不过是作为物业和业主之间的沟通渠道,凡是个性化的系统无法统一建设。这点和建筑智能化的区别很大,因为建筑智能化是不考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一般来说用户也不会提出个性化需求,有什么条件就用什么。如今在商业大厦建筑智能化发展比较快,但是在小区智能家居发展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在个性化需求方面满足不了,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到底要怎么做?做什么?一直没有标准。实际上现在实施了个性化需求的智能家居案例里至少有一半左右在影视娱乐应用方面,而在控制和安防方面的应用目前极少。
并且中国的住宅哪怕是别墅,基本上属于大院设计,没有欧美式设计,这点和韩国、日本的高度密度群居方式相似,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安防的需求极低,更不会像欧美那样在房屋的四角安装摄像头,监看是否有人接近别墅。现在国内视频监控方面出现了无线手机视频监看,属于智能家居一部分,但一般也只用来做小孩和老人的看护,其他如杂志或者展会上展示的智能家居应用百分之八十是没有意义的。技术如何为生活服务?可以说目前技术与服务生活的差距还很远。如果服务不到生活,个体的业主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了。
目前如智能视频分析等技术在小区的安全防盗、防抢方面应用比较少,因为技防要与人防结合才能起到作用,任何一个盗贼惧怕的不是高科技,真正惧怕的还是人防,因为能抓捕盗贼的还是人防。所以有人巡防起得作用比智能分析要大得多。目前智能分析在小区只能用来做事后的追溯,分析报警也没有意义,因为小区居民人多复杂。
目前小区主要应用到的新技术如脉冲电子围栏,上海地方立法强制要求使用电子脉冲围栏,但脉冲电子围栏容易造成意外伤害,个人认为两米五以下的实体围墙不要使用脉冲电子围栏,以防居民小孩攀爬时造成误伤。而且将脉冲围栏的两头接上线连起来后,把中间掐断后就可以自由出入了,所以我并不主张使用。未来张力围栏是比较好的应用方向,因为一碰一压立马就报警,剪断就更加,因为张力变了。
小区安防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还是周边防范的误警太严重,视频监控的效果也很不好,尤其在夜间照度不好的情况下,包括补光效果,一段时间后补光衰减后就效果就大打折扣。另外一点是有关于隐私的侵权问题,在小区里摄像头太多不行,尤其在高档小区,会让用户产生被监视的感觉,因此多数只是在周界装摄像头。实际上这是权限和技术之间的匹配关系,由于小区不完全是公共场合,所以还涉及到许多隐私权限问题。居室的防入侵系统一旦发生报警,物业保安根本没有权限破门而入,因为物业不是公安,所以很多时候法规权限和技术角度实现根本是两码事。
住宅产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走到了一定的瓶颈阶段,未来或许和养老社区结合在一起后,智能化在养老辅助方面是有所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