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概念是由ITU在2005年提出的,“人类社会正在步入泛在智能和自由连通的新时代,伴随新科技可用性提升可见性降低的过程,时代新技术融入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运作方式,整座城市的运转将更高效,更科学,人们的工作更愉快,生活更舒适。”经过多年的技术进步,每个厂商和用户都对智慧城市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而对中国目前进行的智慧城市的愿景,霍尼韦尔安防集团总工程师徐浦认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除具备国外的基本概念外,还要有助力建设两型社会(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创建低碳宜居城市,提升城市运转效率等。建设智慧城市的现实需求是保稳定,保民生,保增长。”
智慧城市的中国特色
依照工信部法规司的研究,智慧城市理念是把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新思路,这就意味着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其实力都不容小觑,国内的竞争格局印证了这一说法。霍尼韦尔安防集团总工程师徐浦说:“目前高调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和特点如下:云服务提供商:如华为,报刊披露有六千人的工程师队伍参与云的设计与部署。战略方案提供商:如IBM,与多个城市签约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甚至正在影响政府高层决策导向。
网络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手机功能的物联延伸,网络基础能力的建设(光纤入户,热点WLAN覆盖,带宽提升,资费降低等)。安防实力派SI,长虹电子,上海延华,CSST等,升级安防集成技术用于智慧城市。
同时由于中国前期大量的平安城市建设,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很多智慧城市项目都以平安城市项目为基础进行构建的,霍尼韦尔安防集团总工程师徐浦说道:“近期规划获准的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内容中智慧公共安全模块就是平安城市智慧化提升。武汉规划中的模块包括:智慧社会管理、智慧市政设施、智慧旅游、智慧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文化、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卫生、智慧环保、智慧水务、智慧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社区、智慧物流、智慧空间等。”
不难看出,安防业的理念,技术,产品在智慧城市框架下重组后可以应用到大部分智慧城市模块,换言之,安防业融入智慧城市建设能够获得新的市场机遇,这或许就是安防业SI高调进军智慧城市建设的原因。当然,这一过程也要求安防产品适时注入智慧化理念,否则会有边缘化之虞。
智慧城市初期,安防厂商应具有前瞻目光
目前在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至少存在三种以上的思维模式,即政府主导的大中心模式,职能模块整合模式,市场需求驱动模式。
大中心模式主张统一规划,统一接口,统一实施,构建思路是开发部署城市级的共性平台,这一思路的代表是无锡物联研究院智慧城市工程团队;职能模块整合模式主张顺应国家职能管理划定赋予智慧主张,构建思路是多平台云底整合,也就是IBM中国智慧城市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展现了综合集成能力的核心竞争力;市场驱动模式,即顺从云底服务规则,创建市场或社会个性化业务,典型代表是苹果云及触摸终端组成的开放应用体系。霍尼韦尔安防集团总工程师徐浦表示:“三种模式反映了实现智慧城市的途径和路线尚处在尝试阶段,这就期盼学界有所作为。较为突出的难点一是面对城市级复杂巨系统如何确立综合集成的工程途径,二是注重物联网现场架构的专业化解决方案的研究与产业化。”
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的途经尚在探索之中时。作为未来在智慧城市项目,尤其是采集端项目的安防企业,应该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目光,研发并推出适合智慧城市的产品。
在智慧城市中,提到最多的是云计算和物联网两项技术。霍尼韦尔安防集团总工程师徐浦表示:“物联网强调泛在智能和连通性,构筑智慧城市的最初环节就是对兴趣目标物/人进行检测/控制和业务推进,比如手机的智能延伸就可以担负全部的银行卡业务,手机附带的传感器还可以担负人体健康的检测/报警与传送。云技术被认为是第三代计算机技术,特点是提供高度集约的并发专业化服务。在智慧城市的构建中,云所提供的PaaS,SaaS,IaaS云底服务最终会成为构建智慧城市的专业化解决途径。”
在物联网技术方面,安防厂商要具备开放的心态,从做好信息信号之间的互联互通做起,为未来智慧城市上层平台的接入做好准备,近期国家推出的GB/T28181标准的一个初衷也是如此。霍尼韦尔的网络产品一直秉持着开放性的特点,在与不同的平台之间的接入或霍尼韦尔平台同其他产品接入上,能够实现互联互通,也便于集成商的工作。
除了要做好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在很多项目中,安防企业可以小规模的应用物联网和云技算技术,如小型的视频监控系统,楼宇系统等。霍尼韦尔安防集团总工程师徐浦说道:“霍尼韦尔的智能家居系统也是物联网技术大规模应用的例子,且具备自有云远程参与的雏形。”
同时,集成平台是构建智慧城市的核心部件。一个智慧城市往往会部署数千个不同类型的集成平台,不过能够胜任城市智慧展现的集成平台产品并不多见。霍尼韦尔安防集团总工程师徐浦表示:“选择适用的集成平台,除了关注平台是否具备网络管理,资源重组,职能认证,通用集成,临场环境等专业能力之外,特别要求用于智慧城市的集成平台需具备拟人智慧,这就要求集成平台提供事件控制服务和自由预案维护环境。前者提供系统集成过程的事件化属性管理,对事件逻辑属性运算与操作的特有服务,据此再现人脑的机械思维和处理过程。后者提供业务管理和控制操作等结构化流程的现场创建及维护环境,以可视化方式帮助决策人表述自然的业务流程,最终实现城市智能化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未来,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导致生活方式的变革,工作方式的变革,必然导致城市管理方式的变革。为了确保智慧城市的有效运转,基础设施建设需常态化持续投入,坚强体系维护队伍的建设,城市创新管理机制的建立,适合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配套法规建设。对于智慧城市的不同建设模式,政府管理职能会有很大区别,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