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届世界公共交通大会日前在维也纳闭幕。会议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必须发展“智能”与“绿色”的公共交通,大力提高城市公交的市场份额。
交通压力不断增加,道路拥堵、废气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城市的一个通病;与此同时,为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城市的道路仍在不断扩张,此举又极大消耗着有限的土地资源;此外,对能源增长的需求也是人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应对挑战,路在何方?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大力发展“智能”和“绿色”的城市公交系统,使舒适、高效、人性化、环保、节能的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中人员流动的主要载体。
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新任主席弗劳施在本届大会上提出,在未来的城市交通中,人员流动的方式应当主要是“软流动”模式,即城市居民用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工具完成近距离移动。实现城市居民的“软流动”,是应对上述诸多挑战的有效办法。因此,在城市规划及改建中,“软流动”模式应始终放在首位。与此同时,城市交通规划也应按照人员“软流动”、物流交通和私人交通的顺序来安排。大力发展城市公交更应是实现城市居民“软流动”的重点方向。
城市公交系统关系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要用最新的技术、材料和管理模式装备城市公交,推进它的智能化、人性化和节能性。为提高城市公交对民众的吸引力,要运用先进科技和服务理念来装备公交系统,提高其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本届大会期间,包括中国大型客车生产企业在内的约40个国家的350多家企业参加了专业展览,展示出各自优化公交手段的产品和技术。
发展城市公交的另一关键,是促使人们改变习惯性的生活方式,脱离私人交通,参与到城市“软流动”中来,以自身的行动为城市增加“绿色”。奥地利交通俱乐部的一项调查显示,每次单程不足5公里的里程总和,约占奥地利私人汽车行驶总距离的一半。而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数据表明,这种近距离行车的现象在世界各国的城市交通中都相当普遍。
与此同时,不断创新、增加科技含量、节约能源,是提高公交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为此需要相当的投入。城市公交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服务性,政府对发展公共交通肩负着重要使命。弗劳施指出,“没有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公共交通就不会有未来”,发展公共交通应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永久性的优先任务。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以及新型材料等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聪明”、先进和方便将成为未来城市公交的新“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相信,公共交通是他们出行的适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