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面临监管压力,将所有语音通讯都进行存档以备查用,像硬币有两面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捕捉周克华之类的社会危险份子,坏处是同时也给了电话窃听者以机会,甚至会出现王立军之类滥用职权的电话窃听风云。
在商业时代,正常的社会大众通常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机密需要在电话中传递,监管机构要录音也无妨。不过,看看各大城市电子市场附近移动电话窃听装置的火热销售态势,也想想商业竞争规则的近乎无序、商业道德的严重匮乏以及电话诈骗案的嚣张程序,让人们不能也不敢轻松下来。
而有强大运算能力的智能手机的普及,正好可以轻松实现端到端的电话语音通讯加密,实际上,利用数据网络来传递加密语音并不需要太难的技术,整合现成的VoIP和IPSEC便可轻松实现。而利用终端软件,将语音加密通过运营商的语音网络传递给另一方,在另一方进行实时解密,也没有太多难度,就比如互知的人们之间在说些暗语一样。
不过,既然要商业应用,那必须使用国家批准的商业加密算法,说到底,要给监管当局审查加密通讯的特权。加密这方面的问题只要一解决,其它都没有太大的难题。
国外有些PhoneCrypt和KoolSpan厂商提供相关的产品,而短信加密产品更是多,免费的SafeSlinger支持Android和iOS平台,相信随着用户需求的旺盛,这类产品会越来越多。
移动设备通讯加密的商机无限,但要最终用户埋单,除了那些经常从事类似偷情等见不得光的怕婚外恋调查公司发现的极小群体可能有兴趣之外,似乎并不容易打动大众消费型者。
不过,对于那些重视通讯保密的企业级用户来讲,无疑是个巨大的金矿,因为竞争对手和商业间谍时刻企图窃听对方的电话通讯内容。
然而,即使有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问世,仍然会面临用户接受度的问题,实际上,多数智能手机用户者是加密工具的小白,要让他们默认选择使用加密通讯,而不是开放的容易被窃听的语音沟通,还需要在安全意识上对他们进行特别的教育。
商业用户对数据和语音网络运营商没什么好防的,但竞争对手、商业间谍和“调查公司”之关的电话黑客窃听行为却令人防不胜防。智能机时代,要利用领先的科技,而不是被科技束缚,需要加强电话通讯机密和隐私的安全保护,学习和传播适当的安全理念和技术,比这些安全理念和技术本身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