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恶性价格竞争还很远
去年开始,IPC的降价问题逐渐成为了大家关注和谈论的热点,许多厂商都在估计实质性的降价潮会在什么时候来,会降到什么程度。今年上半年,随着国内几家大厂的经济型高清IPC推出和价格调整完成,高清IPC, 尤其是720p 高清IPC的价格区间降到500元以下,算是正式给出了答案。很多人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今的720p IPC正在一步一个脚印的重现当年的DVR之路。在这一过程中,也注定将再一次有人欢喜有人忧。
那么如今的安防行业是不是已经逐渐进入了恶性价格竞争的状态了呢?个人看来还有一段距离。其实,一家真正的安防企业,大可不必为或早或晚的产品降价潮忧虑,而应该正确看待技术型产品的价格规律和发展趋势。
避免陷入价格和低利润战
就拿本次720p的降价来说,经过几年的发展,上游核心器件的价格在持续降低,单板集成度和技术成熟度也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随着部分新单板供应型企业的出现和成长,高清IPC的生产门槛已经降到接近于模拟摄像机机,早已具备了“组装型”生产的条件。在这种大背景下,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基于更低的采购成本和平均生产成本,为了稳固和扩大品牌占有率和影响率,必然会降低毛利诉求,将成本优势发挥出来。可以说,不仅是当年的DVR、现在的720p高清IPC,任何的可模块化采购、生产的主流安防产品在未来都会经历相似的过程。
但为什么正常的市场调价行为总是会成为国内产业内的热点,甚至造成大批安防企业的淘汰呢?究其原因,也正反映了我国安防行业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产品抄袭同质和经营心态浮躁。目前国内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厂商本就不多,而且创新保护工作很难落地,多数厂商都会采用“跟踪-复制”的产品“研发”模式,甚至大厂也不乏此列,再加上上游采购渠道的趋同、核心器件和技术的同源,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缺乏有效差异化的结果,自然无法是应对先行者发起的降价,也就不可能维持本就脆弱的“价格同盟”。
为了避免陷入价格与低利润的泥潭,有远见的安防企业应该计之深远,不以一两年甚至三五年的利润为目标,肯埋头在战略上多做投入,实现在变化前布局、在变化中受益。
具体说来,从可实践角度,我国安防企业可重点关注:研发投入、人才引进与实质化创新,踏踏实实做好核心技术的积累与专利保护;新的商业模式的开拓,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的民用产品直销尝试就是很好的例子;对一线需求坚持有效的接触收集与响应反馈;重视品牌积累,逐步实现品牌溢价;产品收缩,集中资源,有的放矢;重视售后与客户满意度管理。
未来,国内安防品牌的集中与亚垄断将逐步显现,一次又一次的价格调整只是实现这一过程的一个环节,而且将会越来越常态化。谁是五年后可以活下来、活得自在的品牌,其实答案就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