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智能家居产业化:懒人“春梦”

智能家居产业化的设想就是使用人群基数膨胀,实现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那时候,不仅是世界首富,也不仅是高端收入者或中产阶级,任何普通家庭都是智能家居的使用者。
资讯频道文章B

  智能家居产业化的设想就是使用人群基数膨胀,实现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那时候,不仅是世界首富,也不仅是高端收入者或中产阶级,任何普通家庭都是智能家居的使用者。

  早上七点钟,智能系统会准时检测天气及空气质量,晴朗适宜的话就会自动开启窗户。电饭煲和热水器等家电自动开始工作。随着主人出门,家电电源被切断,环保同时还可以节省20%~40%的电力。

  在老家居住的空巢老人,房子装上智能家居系统,即使忘了关门,智能家居短信提示到绑定的手机上,子女可以远程帮父母关门。

  不用觉得不可思议,智能家居的各项解决方案都有其科技支撑。可燃气体探测器可以感知煤气泄漏;门禁系统实现智能安防、远程开关门;窗磁感应可以感知天气自动开关窗户,等等。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但又照顾主人到不着痕迹,这就是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正在走进千家万户,昔日荧屏上的科幻生活被搬到现实中。其拟人化的点滴呵护,可以让现代人实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人“春梦”。

  从富豪到老百姓

  曾经的首富比尔·盖茨是智能家居首位明星代言人。他斥资数亿美金打造梦幻“豪宅”,1990至1997耗时7年,研发高度智能化家居设备,甚至挂在墙上的名画会根据需要自动更换。

  智能家居走进中国,“豪宅”概念一度被媒体大为炒作。2006~2008年,智能家居社会关注度达到第一个高潮。

  早年自北京大学半导体专业毕业,在 IT行业浸淫已久的河南紫光物联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紫光物联)董事长叶龙提到,对比尔·盖茨梦幻之家的憧憬是他将目光转移到智能家居的机缘之一。或许,每一个IT从业者都有一个关于智能家居的梦想。

  而1999年在深圳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第一次深度接触“数字家电”概念的叶龙感觉到家居生活正在发生的变化,开始密切关注这一领域。2005年,深思熟虑的叶龙号召一群朋友正式立项,投身行业。

  虽然比尔·盖茨的“豪宅”令人歆羡不已,但是动辄拿出数亿元装修费用的人在全世界都凤毛麟角。智能家居产业化的设想就是,使用人群基数膨胀,实现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那时候,不仅是世界首富,也不仅是高端收入者或中产阶级,任何普通家庭都是智能家居的使用者。行业人士则大多表示,在未来3~5 年内,智能家居行业将迎来行业引爆期。

  智能家居 营销在即

  从进入智能家居一开始,南京物联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南京物联传感)就有这样的觉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硬件制造的门槛不断降低,未来智能家居的服务对象就是普通大众。

  采取“体验先行、成本让利、广铺网点”的营销方略,目前,南京物联的代理商和体验馆已经发展到海外32个国家、国内180多个城市,经销商总数量已经超过6000家。

  “2012年,百城百店的计划已经完成。2013年,公司准备推广到各级市县,即千网计划,目标是1万个经销商网点,把产品推向大街小巷。单从定价来说,目前智能家居一套系统的价格仍多介于1万多元到几十万元之间,而我们公司千网计划的惠民套餐售价不到6000元。这将对智能家居市场构成不小冲击。”南京物联传感上海销售中心负责人唐海涛对未来充满信心。

  对于智能家居在未来的普及,叶龙预测,未来原料和人工成本上涨,而科技产品更新换代迅速,传感器等智能家居硬件产品价格则会下降,智能家居将会成为标准配置。

  除了客观情况,智能家居企业大多表示,消费者的接受意识至关重要。叶龙认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希望智能家居尽快成为标准配置。就像电脑,十几年前被当成宝供着,现在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总有一天,消费者不会纠结于为什么装智能家居,只会问怎么装更有个性、更合适。”

  对于智能家居推广者来说,从中产阶级和小部分小资青年、IT爱好者的现有客户群向普通大众的过渡,营销是一个过程。

  “在营销方面,紫光物联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方式,与深圳牛蛙网、上海通路快建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前者是中国互联网营销咨询第一,后者是中国招商外包全国第一。同时,我们组建了自己的线下营销团队,通过拜访和电话等形式进行线下招商。”叶龙介绍。

  按照叶龙的说法,紫光物联将自身定位为智能家居的产品生产厂家和技术方案提供商,终端市场的打造主要依靠外包合作伙伴和经销商。

  同时,体验式培训,以及与房地产行业、知名家居广场等家具行业间的合作,也是目前智能家居行业营销的主要方式。“现阶段地产行业升级,寻求突破点,智能家居能极大提升住宅的附加值。房地产市场大为流行的恒温恒湿恒氧房,其实就是智能家居的细分化。”唐海涛说。

  以南京物联传感为例,公司会跟楼盘项目进行合作,打进样板房、售楼处,实现配套打包销售。目前南京物联传感合作项目有西安高科尚都、深圳万科海腾名居等,南通、汕头等二、三线城市也有合作的地产楼盘。

  看好前景 抢分蛋糕

  智能家居的蛋糕之大,确实不免令各方势力觊觎。中国有13亿人口,平均3.5亿个家庭。统计显示,中国2009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420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1240亿元。不论总基数,中国富有阶层家庭占城市人口的10%,针对这部分人的智能家居市场总量估计就在1400万套左右。

  不仅IT行业,运营商、家电企业、软件业、移动互联网行业都不甘心错过先机,前赴后继参与到“居室之战”中。

  2010年以来,海尔推出物联网冰箱,小天鹅推出物联网洗衣机,美的在上海世博会展示系统家电产品。传统家电厂商正积极谋求IT化蜕变。

  就参与智能家居的家电行业的情况而言,抢占商机固然关键,但弊端也不断暴露。例如,不少规模家电企业各自为政,集结势力,妄图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出现诸侯混战、占山为王的混乱局面。

  而运营商也不甘寂寞,纷纷推出基于家庭的无线计划,并选择与家电行业合作。海尔与中国电信、美的和中国联通就先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移动也开启了“宜居通”业务,用于家庭安全防控。

  虽然智能家居大受追捧,但在过去的十年中,行业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真是急煞了一部分先行进入的智能家居行业开拓者。经历了概念大战、技术大战、渠道大战等十多载的热闹与喧嚣,一些企业已难挨漫长的行业培育期,熬成了“先烈”。

  标准之路 任重道远

  因为中国老百姓对科技消费品的接受水平,智能家居很大程度尚处于开拓市场、培养客户的阶段,盈利难题困扰着很多企业,而市场爆发点一直备受期待。

  一方面,技术突破是一大难题。芯片、传感器等基础硬件基本都是进口国外厂商产品,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的东西并不多,做集成的多,原创的少。智能家居行业就处于这种尴尬境地。

  紫光物联研发人员表示,紫光物联正采取整合研发的路子,这也不失为当前境况下的变通之策。

  紫光物联研发部主任马涛说:“高精端芯片方面,我们主要依赖外部力量,国外像PI公司等半导体厂家以及韩国三星等,国内主要是华为、中兴等。根据各个厂家芯片的性能完成我们的产品。类似组装电脑一样,先购进所需,像三星的处理器、PI的无线自组网,底层驱动最后由我们来写。”

  另一方面,据行业人士介绍,标准不统一也是阻碍智能家居普及的重要原因。其中突出的就是智能家居网络层面的标准问题,由于产业联盟比较多,不同标准的产品目前还不能兼容,这极大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仅从智能家居网络层行业标准来看,普遍认可的主要有三大通信协议:蓝牙、WiFi和ZigBee。其中ZigBee受到包括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青睐,被称为感知层面最后一百米的最佳技术载体。包括施耐德电气,欧司朗,飞利浦,思科等一些全球知名企业正致力于推出基于ZigBee技术的家庭自动化产品。

  国内行业人士也大多表示,“目前ZigBee是最适合智能家居网络技术的协议。蓝牙和WiFi自动组网性能太差。”但其实,真正把ZigBee网络落地实施的企业,在中国也是寥寥无几。

  事实上,“就ZigBee协议而言,对外公开的代码有30万行,没有对外公开的有十几万行,读完这四十几万行的代码,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之后才能进行消化研发产品。没有四五年时间,想把ZigBee参透并研发出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山寨外形可以,山寨内在是有难度的。”南京物联传感科研人员在采访中表示。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资讯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百科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资讯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