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已经逝去,回顾全国各地,甚至全球范围内大大小小的展会,让人能够明显感觉到业界对"百万高清"高涨的热情,甚至可以说是激情澎湃。这也不足为奇,早年虽说也刮起过"高清热",但毕竟时机未到,雷声大雨点小。眼下大家都意识到高清监控已近在咫尺,碰到这么难遇的行业变革,安防界的行家里手们还不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展开诸侯争霸之势。
百万高清已如洪流冲击着视频监控市场,甚至一定程度动摇着整个安防行业的格局。越是在这种变革中,业内同仁越是需要理智地去应对市场,面对用户,弄明白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高清"?
只选对的,不选最高的
高清监控不是盲目追求高像素,而要更加注重产品和技术的实用性。理性地选择是有根据的,正应了那句广告词: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我们需要的高清是不是像素越高越好呢?
目前市面上较为流行的有1080P和720P两类分辨率,我们先来将两者进行一番充分对比。由于在安防行业对高清并没有统一标准,所以从广电领域的角度分析,720P是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衆-会(SMPTE)制定的高等级高清数字电视的格式标准,是D4标准数字电视显示模式,有效显示格式为1280×720;1080P是D5标准数字电视显示模式,一般是1920×1080.
从技术上讲,1080P和720P采用的是逐行扫描方式,每帧图像的实际扫描线就是1080线和720线。逐行扫描方式可以解决在隔行扫描中带来的闪烁现象,它可以提供更清晰、更稳定的图像笼-面。逐行扫描最合适人眼视觉标准的是每秒75幅图像,但在安防监控中,每秒30幅图像已经可以很好满足用户需求。
从市场应用方面来看,720P与1080P的市场显然并非在同一平面上。1080P需要23、24寸或以上LCD屏幕才可以点对点观看,CPU频率大概也得3G以上,或者有硬件解码显卡,针对的高端消费者,需要产品精益求精。720P市场面对普通消费者,需求量大。除了在应用定位上的不同,两者在价格上也有很大出入。以消费类数码DV为例,720P与1080P之间的价格相差都在千元以上。对于安防监控,产品功能和性能都集中在"用"上,用户并不需要"玩"酷,更不会为没必要的功能掏腰包。
从安防监控的终极目标来看,看得清的视频就是对我们有价值的视频。一方面,消费类电子产品刺激安防监控快速进入高清时代;另一方面,人们又容易把消费类视频视为目标,以为高清监控,像素越高越好。
尽管在广电领域,720P开始呈现颓势,但在安防领域,可以说720P时代的序幕刚刚揭开,随着百万高清监控的日益普及,720P将在未来行业标准中成为主流代表,它与1080P之间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这种形势形成的诊-因主要基于设备成本和传输、存储环节的压力。
高清,是一套整体解决方案
高清监控对视频编码、传输、存储系统带来新的挑战,由于其行业标准尚未统一。所以,百万高清监控是一个系统解决方案,各种环节都必须支持高清,而不是买一部百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像素的摄像机就可以完成的。
所以在展会以及媒体上,用户不要被高清厂家吸引眼球的标题、激动人心的广告语轻易打动,在"情感"的驱动下去盲目追求高像素,结果是前端豪奢,却忽略了后端,最终以尴尬收场。好比是狠心买了件高级西装,一照镜子发现脚上穿着双运动鞋,要想匹配还得继续"放血",而最终参加的也不是鸡尾酒会而是同乡会。
一套完整的高清解决方案,要篭-盖视频采集、编码、传输、存储、控制、解码输出,直至中心管理平台等。实现高清视频采集,只是完成了高清监控系统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进行高清编码和高清码流的传输,实现对高清数字信号进行交换控制,以及高清码流的存取和高清显示。尤其是在目前高清网络摄像机行业标准尚未统一的情况下,这就对百万高清厂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也给百万高清市场设置了高门槛。
目前,国内少数优秀的安防企业历经多年潜心研究,已经在百万高清监控技术领域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推出了完整的高清智能监控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并在一些重大项目上获得成功应用。波粒作为专业和领先的百万高清监控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已拥有包括枪机、红外机、半球机、快球在内的全系列前端摄像机,低照度、宽动态、3D智能降噪等功能齐全,还研制了数字硬盘录像机、高清解码器、光纤收发器、百万高清系统卡等全套后端设备,另外波粒还有自主研发的一体机芯。
除了关注清晰度的提升,高清监控系统还需要结合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推出个性化定制的方案,让高清技术充分服务于实战。例如针对交通监控,有专用于卡口监控的高清卡口系统、高清车牌识别系统等,这些系统在抓拍、全景视频录像、车牌自动识别等多个特定行业需求环节实现高清图像采集和分析应用,让公安部门侦破案件变得高效、智能和便捷。
总之,在行业风云骤起的时期,人们往往偏向感性,忽视了理智的保持。如果将竞争的矛头集中在分辨率上,将会导致高清监控在前端的同质化局面,误导消费者,从而浪费社会资源。此时,无论是业内的厂商、经销商、工程商 还是终端用户,都需要保持理性,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