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因为地处丘陵地带,主城区可供新建、拓展的道路资源有限如何破解交通拥堵难题?打造智能交通体系,成为重要的举措之一。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多,通达各区的桥梁隧道,容易形成交通堵点。这两年,重庆交巡警在国内首创了“多车道汇入自适应控制技术”,来解决桥隧立交节点宽路变窄路,影响行车速度的问题。
渝澳大桥从江北去往上清寺,在桥头由6个车道合并成了4个车道。过去为了缓解桥上的交通压力,交巡警会通过人工方式摆放锥桶缩减车道,以此来控制上桥的车流,而现在这一切都交给了智能红绿灯。
交巡警总队智能交通建设办公室民警刘玉印介绍,一旦监测到某条道路上的排队长度达到标准,他们就会延长它的绿灯时间,优先放行。对这种排队车辆少的地方,可以延长它的红灯时间,有效利用瓶颈路段的交通资源。
像这样的智能红绿灯,目前已在主城区48处桥隧立交节点“上岗”,相关道路高峰“延时指数”从4.5降低到了2.5,平均车速从每小时18公里提升到了25公里。桥隧路段交通事故数量,也从平均每天4起,降低到了0.4起。
刘玉印告诉记者,重庆交巡警正在致力于打造覆盖全市主城区的智能交通系统升级改造工程。通过智能交通大脑的运算、辅助决策,自动提出交通管控措施和预案。
目前重庆市交巡警部门打造的“城市交通智慧大脑”系统,日均接入16类动态交通数据9.7亿条。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像天气预报一样,科学预测城区道路未来2小时的交通状况,并在手机端推送给出行市民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