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季的中国打假“春晚”又拉开了帷幕!这一次,科技圈再在所难逃……
上周刚送走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个被誉为打假“春晚”的节日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今年以“信用让消费更放心”的中国“3.15”晚会上,除了曝光用过的注射器变成儿童玩具、问题辣条、714网贷APP,所谓的“健康土鸡蛋”、不卫生的卫生制品、含甲醛的电子烟、诊所的“执业医师证”,花钱租的“执业医师证”外,还曝光了一批窃取你我隐私的“高新企业”。
3.15曝光的这些高新企业是一些以机器人寻呼系统拨打骚扰电话的科技公司。这些公司多利用黑科技探针盒子自动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电话、收入及其他个人信息,从而进一步进行目标精准的骚扰电话操作。
需要提及的是,天眼查数据显示,这些公司并不是什么小作坊,相反,相关企业均为高新企业,融资金额动辄逾千万。其中璧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新三板上市,股东中有著名的公关公司--蓝色光标。
这批窃取你我隐私的“高新企业”意味着,“你我所消费的对象,有可能就是聊天机器人,而不管企业规模大小,企业为了盈利,总能采用一些非法手段,走歪路,实在令人恐慌。或许这也意味着,你我以后接听电话是,听到机械式的“您好”,就能直接挂断电话?时间倒是省却了不少,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怎么办呢?
而除了曝光这批窃取你我隐私的“高新企业”,央视3.15还曝光了系列非法获取用户隐私被曝光互联网公司名单: 中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壹鸽科技、陕西易龙芯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秒嘀科技 智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凌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声牙科技有限公司、碧合科技有限公司、财神科技有限公司、萨摩耶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智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其实,关于隐私窃取这个问题,我国3.15已不是第一次谈及。
2017年,3.15晚会曝光了手机充电桩泄露隐私问题。在当下时下各大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布有很多手机充电桩,但这些充电桩以高速充电为名,要求智能手机用户向充电站的电脑开放权限并安装手机软件才可高速充电。如此放开权限,这就意味着手机中的短信、照片、通讯录等隐私将完全不设防。
而不止是3.15晚会剑指隐私问题,同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发布关于智能摄像头的质量安全的风险警示称,在已检测的40批次中,32批次样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用户监控视频被泄露,或智能摄像头被恶意控制等危害。更恐怖的是,智能摄像头在泄露你我隐私的同时,正慢慢发展起了一种黑色交易:家用摄像头破解软件和IP网上公开售卖、部分被偷录视频当色 情 短 片出售。这说句难听的话,从隐私泄露到黑色交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谁动了我的监控”问题!家里装了智能摄像头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约等于裸奔。
“隐私窃取”在我国意味着什么,通过资料查阅,笔者了解到,个人的行踪轨迹,属于个人信息的核心内容。一旦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50条以上,就已经触犯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而通过非法的技术侵入到他人的家庭生活场景,衣衫不整,一般性的生活场景,例如“摄像头 门”在民法上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这也涉嫌到刑事责任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我国,在未得取当事人的同意下,不管通过何种途径获取、传播个人信息,都属于非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庆幸的是,在科技窃取人们隐私的同时,科技这把双刃剑同时也可用来保护人类的隐私。
相关新闻显示,为应对今年315晚会曝光的智能骚扰电话机器人的黑色产业问题,国内某公司拟在近期上线一款面向C端用户的AI电话助理,有望利用AI技术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该产品的核心功能为利用AI代替用户对特定号码或陌生号码自动接听,并记录对话信息,由用户确认是否回拨或转接,实现防骚扰和防打扰的目的。
利用AI技术代替用户对特定号码或陌生号码自动接听,听起来挺不错的,但笔者较为好奇的是,这类AI技术如何判断用户来电的属性?而在AI技术接听电话的同时,是否又产生了另类的隐私问题呢?而这些,目前还存在极大的质疑。
此外,除了隐私窃取问题,3.15还圈出了一系列科技陷阱问题,例如在2017年3.15晚会上,就曾曝光过当前大火的人脸识别系统的弊端,当时3.15晚会指出,经过技术处理后的照片便可骗过人脸识别,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所幸的是,关于这点,我过不少企业已经针对“照片骗过人脸识别”,对当前的人脸识别经过了不端的算法训练升级,有效缓解了人脸识别的这一弊端,当前主流企业的人脸识别系统都具备防欺骗功能。
科技的发展的确惠利了你我的生活,但随着而来的科技陷阱,却总是让你我防不胜防!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315晚会曝光完整名单来了!有你吃的喝的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