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对于安防企业来说,“生态建设”一词并不陌生。在行业论坛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谈安防生态圈建设,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AI时代。人工智能重构了产业的底层技术架构,让产业变得更精细化,面对纵横延伸的AI应用,越到后来,越难以有一家企业能够做到全链,构建AI开放平台或生态建设成为行业共识。
数据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伴随着AI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正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无论是智能驾驶、智能电网、智能医疗,还是4K、8K超高清视频以及AR/VR等各大新兴行业,背后都离不开海量数据的支撑。由数据推动的世界在不断前行,持续跟踪记录,持续监控,持续倾听,持续观察——因为它会持续学习。
随着IT4.0时代的到来,数据将变得更加主动,不仅仅是存储在云端,而且还更多地被存储在边缘设备上。未来的数据圈将是一个“端、边、云”的层级。其中“端”是数据采集,“边”是边缘数据存储和计算,“云”主要用来做机器学习,然后再推送到“边”进行实时的人工智能分析。在“端、边、云”数据处理架构下,越来越多的数据可以得到实时处理和操作,缩短了数据到决策之间的距离,有效提升生产管理以及社会运行效率,成为数据生态圈向前发展的推动力。
根据希捷科技赞助、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白皮书《数字化世界——从核心到边缘》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圈将扩展至175ZB,并且其中30%将是实时数据。在此研究的区域预测当中,中国数据圈增速最快。视频监控在中国快速得到普及,刺激了企业存储在中国的应用,并且产生了数量惊人的端点数据。在云部署方面,中国也是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高速增长的中国安防行业市场为全产业链的参与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生态建设核心: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一方面,数据产业迎来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技术驱动着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应用等环节模式的变革,数据的应用场景也变得更加多元化,这些为数据存储厂商的未来打开了更多方向。
随着应用领域精细化程度的提升,不同的垂直市场对数据存储发出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比如云客户主要关注的是容量、功耗、TCO(总体拥有成本)等因素。而监控市场的用户对于稳定可靠、大容量一直抱有诉求,随着安防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监控用户也越来越关注硬盘的读写速度和性能能够支撑起AI的实时分析应用。
很大程度上,数据存储作为一种通用的技术,对于应用场景以及用户需求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这中依赖性为存储厂商和用户之间奠定了天生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当下随着产业升级,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产业链上的生态圈概念也日趋强化。
面对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行业的蓬勃发展,业内诸如希捷等数据存储产品和技术提供商不仅持续顺应市场变化,优化、创新各种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为新兴产业数据的安全、高效存储、分析、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还积极参与其中,与生态圈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比如在面对智慧安防产业的数据存储应用需求过程中,今年8月份,希捷在杭州设立了业内首家视频监控卓越中心,旨在和合作伙伴一起,针对安防行业特定需求,研发面向未来应用和架构的存储解决方案,以优化监控系统性能。
据了解,目前该视频监控卓越中心已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天地伟业等公司达成协议,在系统测试、认证、优化、平台建设、技术交流、人员培训以及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开展战略合作。此外,该视频监控卓越中心将开放给所有安防客户。希捷科技全球副总裁暨中国区总裁孙丹女士表示,期待与所有安防行业合作伙伴一起进行技术创新,共同促进智慧安防的发展。
如何定义高效的安防生态?
当前,随着行业精细化程度的加深,安防市场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技术和应用的逐步成熟,生态建设被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开始关注安防生态建设。孙丹认为,一个高效的安防生态体系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体系中要有异质性的组织参与,需要引入大数据厂商,云计算服务厂商,芯片厂商等价值链以外的合作伙伴。比如,希捷的生态体系中就引入了IBM、百度、联想、浪潮、华为、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领先厂商。
二是成员之间要相互依赖、相互扶持。合作是生态体系建设基调,一方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则提供技术支持。一方平台支持,另一方则提供行业应用支持。
三是体系要有互惠机制。生态体系中企业互惠互利才能达到多方共赢的结果。
四是开放,健康的生态体系应该是开放的而非闭环,封闭的生态体系好比是一滩死水,缺乏活力,开放的生态体系更具有包容性,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物种进化。
企业之间的竞争依然存在,但当行业内建立起了高效的生态体系,一方面上下游产业链关系的紧密度将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通过良好的生态平台,企业之间还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完善产品线的扩充,建立统一联盟,为行业的发展输出更强的动力。
(※本文刊于a&s《安全&自动化》CHINA版C232期新商机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