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是由中国、美国、台湾和香港银行和风投出资的半导体晶圆加工企业,于2000年4月在上海成立,是我国至今为止最大的晶圆加工企业。2002年,当时的董事长张汝京在公开场合宣布在未来的5年里,将投资100亿美元扩大生产规模。在当时,这是100亿美元的投资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金额,它是同期世界晶圆加工老大台积电(TSMC)的投资额的5倍,三星的4倍,日本当时12家半导体企业同期总投资额的6倍以上。如果这些投资都见效的话,现在的中芯国际将无疑已经成为晶圆加工企业中的国际大佬,但是结果大家都知道让人心寒。在百亿美元的巨额投资以后,中芯国际的销售额没有大幅度的提高,2005年以后,连续亏损,直到2012年才扭亏为盈。不论是销售额还是利润,和台湾的二强台积电和台联电(UMC)相比只能用望尘莫及来形容。图1是在香港上市的中芯国际(HK,00981)的股价的月K线图,从2004年上市以后,其股价暴跌后一直在低位徘徊,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僵尸企业",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性输血,应该早已经被市场所淘汰或成为国际半导体大佬的子公司。
图1 中芯国际的月K线图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其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有日本半导体行业分析第一人之称的汤之上隆对中芯国际的失败做了以下的分析:晶圆加工需要几百个人的团队经长期共同努力协作才能出成果,中国人的个人主义严重的阻碍了团队精神发挥,最终导致中芯国际的业绩低迷。本人不是半导体行业内的人士,也没有第一手资料,对中芯国际业绩低迷不妄下定义,但是结合其他评论和数据,笔者对汤之上的观点持赞同意见。
对于中国人为什么不适合半导体生产,汤之上隆氏在他的文章中曾这样指出,决定一条半导体生产流水线的好坏最主要的因数是投入产出比,简单地说就是"正品率"。对于精密元件的半导体来说,只要一个地方有细微的差错将会导致整块晶圆报废,这和生产成本直接挂钩,有时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所以提高"正品率"是晶圆加工商至高无上的命题。晶圆加工时,要提高"正品率"除了半导体设计等的技术以外必须掌握有关半导体生产的的两门技术,业内人士称之为"量产技术"和"统合技术(Integration Technology)"。由于半导体加工工序繁多,而且涉及领域极广,所以生产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变得极为重要,就像既是有千军万马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永远不会有战斗力。要确立"量产技术"和"统合技术"不仅要有能力强劲的领导,而且需要数百人技术人员的协作和努力。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这些技术很多完全不可能从书本上能学到,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用身体去领会。汤之上隆指出,在日本培养一个能独挡一面技术人员最少需要10年的时间。
2007年,汤之上隆氏在访问中芯国际时发现,半导体生产流水线上管理人员几乎都是台湾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也都是台湾人和日本人,中国人只占很少比例。他好奇地问中芯国际的日本同行,同行这样回答:第一,中国人缺乏对公司的忠诚,在公司的团队里更是缺少协同性,需要100人以上的团队工作几乎无法胜任;第二,由于缺乏自发的责任感,很多需要默默无闻仔细工作的小环节都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这最无疑终直接导致废品率的提高。第三,聪明的中国人很多,很多技术一教就会,但是一旦学会技术后,一有其他高薪的职位就立刻跳槽,人员流动非常大,所以对培养中国技术人员厂方非常消极。7年后,汤之上隆再次询问同行时,同行的回答是情况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为此,汤之上隆最终得出中国人不适合半导体生产的结论。
对于汤之上隆的评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笔者说实话即感到惭愧又无语以对。在外行看来,半导体生产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技术活,在恒温无尘的车间里可以悠游自在的工作,其实不然,和其他制造业相比,半导体制造,特别是晶圆加工这一环节,更需要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
本人没有对中芯国际进行过实地调查,很多事不可能再深入地进行分析,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说的,只要我们能正视我们的弱点并对此加以制度上有良好的顶层设计的话,很多中国人特有的缺点完全是可以克服的,海尔和华为那样的世界顶级的制造业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对中芯国际表示无奈的同时,笔者对于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发展,其实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原因很简单,第一中国有庞大的市场,这为大企业的诞生提供了生育发展的条件;第二,中国人没有忠诚心和团队观念的同时,却有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改革开放后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过程中,应该没有任何行业是百分之百的生存率的,很多行业都是以倒闭绝大多数企业作为学费的,像中芯国际那样的100亿美元学费中国交得起,也不得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