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ardo自然不后悔他的选择,因为海康威视澳大利亚子公司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而澳洲市场就像是海康威视产品、渠道、人才国际化的缩影。
作为中国智能安防的领军企业,海康威视在“走出去”之路上快步疾行,不仅实现了产品海外销售规模的持续扩张,还借力“外脑”拉近品牌与当地市场的距离,实现精准营销和服务,更通过稳扎稳打积累品牌溢价,将品牌定位逐步推向中高端。
不仅要销量更要品牌
从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往西北方向驱车40分钟,就可以到达Macquarie Park园区,这里被称作澳洲硅谷,是科技型公司集聚之地。海康威视澳大利亚子公司的总部就坐落在这里,200多平方米的办公空间里,来自中澳两国的近20名员工密切协作,开拓服务澳洲市场。
如果把开拓一片原先由海外巨头把持的市场比喻为一场战争,那么这里就是前线指挥部。海康威视澳洲子公司2013年注册成立,但海康威视的产品进入澳洲市场,却远远比这要早。当公司产品2006年初涉这片市场时,海康威视也面临大多数中国公司走出去时都会有的尴尬——最初只能依靠贴牌生产寻求立足之地,赚取价值链下端的有限利润。
虽然有些委曲求全,但在三星、索尼、安讯士等一线品牌占据高端的既有格局下,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除了贴牌生产外,海康威视的自主品牌最初也只能从低端市场切入。
“我们原来出口到澳洲的产品中,只有30%—40%是自主品牌。”海康威视澳大利亚子公司总经理黄峰告诉记者。海康威视原先主要依靠渠道市场,依赖当地代理商去铺货。这种方式有助于做大规模,却难以触达终端用户,提升品牌形象,找到溢价空间。
改变势在必行。
不仅要贸易更要落地
溢价从何而来?溢价来自于“微笑曲线”的两端:前端是设计和研发,后端是营销和服务。海外子公司贴近当地市场,在了解需求痛点、整合当地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服务落地和推广品牌的前哨站。
正因如此,海康威视启动了海外市场的“2.0”计划,以求进一步将渠道下沉,将配套服务做好。比如在澳大利亚,海康威视子公司就通过招聘当地人才,来撬动工程市场的开拓。工程市场主要是针对那些剧院、车站、住宅区提供安防整体解决方案,相比渠道市场,它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Ricardo就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市场经理,算上之前在竞争对手公司的工作经历,他对澳洲的视频安防市场了如指掌。他穿梭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各个城市,与当地工程商对接,了解对方的需求,并说服他们使用海康威视的产品。“我以前就对海康威视了解很多,这几年它在澳洲市场上升很快,在同等价位中品质非常有竞争力,这也为我们争取本土客户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悉尼一个名为“Top Ryde City Living”的高档住宅小区内,就装上了近80个海康威视的安防摄像头,这正是Ricardo开拓的客户。在人力成本高昂的澳洲,相比价格,当地客户更关注品质和服务。“与技术人员交流后我们发现,海康威视能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那正是我们想要的。”小区物业负责人Nelson告诉记者。
不仅要广度更要高度
如今,海康威视已织就了一张庞大的海内外营销网络。据海康威视2015半年报披露,其已在全球设立了20家子公司,有效缩短了与终端用户的距离,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上半年,海康威视海外市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近2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73%。
产品和品牌覆盖的广度已经拉开,但仅有广度并不足够,只有品牌、价格上的高端与强势,才能构造更加坚固的竞争壁垒。
“现在我们在澳洲市场上自主品牌占比已提高到70%,整体价格水平已经站稳中游,其高端产品与一线品牌的差距正不断缩小。”黄峰说。这条向价值链高端攀爬的清晰轨迹,不仅来自于贴近当地市场的深耕细作,也来自于产品技术竞争力的坚实支撑,来自于视频安防IP高清的前瞻性布局。在澳洲子公司的产品展示墙上,你就能看到海康威视多款高清晰度、智能操控的设备样品。
权威研究机构IHS发布的《2014全球CCTV与视频监控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IP视频监控设备市场增长35.4%,模拟设备市场则下降11.2%。全球安防市场从模拟转向IP大势所趋,市场格局加速洗牌,这也为海康威视进击海外市场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走出去,与三星、索尼等老牌巨头掰一掰手腕,海康威视正变得越来越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