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是国内互联网从业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这句话的激励下,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从业者都在拼命寻找风口,试图创造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神话。“互联网+停车”至今还未实现清晰商业闭环,加上停车行业独有的属性,其面临的难题也不在少数。寒冬里资本市场变的愈发冷静,跑马圈地换来的资产积累能否仍旧是优势,停车企业又如何利用优势走出阴霾?
商业模式遇上资本寒冬 模式先行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借用狄更斯的名言来形容目前的智慧停车行业,似乎颇为恰当。随着发改委联合七部委发布《城市停车建设指导意见》,智慧停车建设受到政策层面的扶持。互联网企业强势进军停车领域,为车场的升级换代提供了从技术到管理的多元化改造,智慧停车俨然成为发展潮流。
对于汽车后市场来说,获取用户流量是关键,而停车应用无疑是最好的切入口。作为刚需、高频的汽车消费应用,相比较于洗车、保养等其他APP而言,停车O2O 更有可能成为获取用户流量的高粘性入口。另外,停车场景天然与O2O汽车后市场服务连接,为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创业企业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在ETCP拥有了众多停车场后,首当其冲的便是发展车主数据。停车场进口及里面是一个未开发的、但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的场地,横向向汽车后服市场扩展,挖掘与汽车相关的全部服务,打造基础停车为切入点的全产业生态链。
基于实时停车场车位信息为起点,进行生活周边辐射,同时为用户推荐最优的汽车后服务产品,所有能想象到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信息,都有可能成为 ETCP未来的发展方向。用“共和”理念,打造“场景化、网格化、生态化”的产品平台和一站式体验服务。智慧停车场与车主无缝连接,最终能够实现将整个后市场资源基于停车场平台完成商业闭环构造。
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停车行业的准入门槛并不低,智慧停车这类重资产模式,培育慢回收成本周期长烧钱速度快,资本从来都是生死命脉。众多企业跟风进入之后,会发现现实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其退出门槛也不低,原有项目无法轻易放弃,线下复制较慢,量没起现金没了,还要不断优化供应链,前期扩张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资产模式变的越来越重。
反观资本市场,一级市场融资困难,二级市场持续下跌使得上市公司力保核心而放弃新生业务。这些,从2015年下半年很多同类创业公司融资失败而不得不关停或发起众筹都可窥见,一些拟将进入智慧停车的上市公司(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均有)定增融资失败一目了然,智慧停车融资遇冷也难以幸免。
寒冬也是春天 拼的还是产品与技术
据相关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投资案例数量平稳增长,但到第四季度有明显下滑。这是因为2015年初,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开启了疯狂模式。随后由于五六月份的股市震荡,资本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股价的大幅下跌导致互联网的投资热度有所回落。去年前半年,已经有超过300家涉及16个领域的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陆续倒闭,投资人变得更加谨慎。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要自己解决生存问题,尤其不能指望在某个困难时刻VC的资金输血”停开心创始人余建约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如此坦言。但从另一角度考虑,“资本寒冬”其实是投资人的春天。等量资本在这个寒冬可以更好的利用,筛选出一批优质的创业项目,资本市场转冷会让那些真正优秀的模式脱颖而出。
优秀的产品技术不会缺少投资,创业企业融资遇冷,更像是一场大浪淘沙,筛选出一批更为优质的项目,从而避免同质化竞争,让真正值得发展的项目拥有更多可利用资源。以ETCP为例,2014年10月,ETCP全员50余人,运行不到10个车牌识别停车场,用户几乎为零;2015年初,200余人,运行40余个停车场,签约停车场百余个,用户几乎为零;2015年11月,1300余人,运行1000+停车场,签约停车场2500+;开始C端同步发力;2016年 1月,960余人,运行1700+停车场,签约停车场3000+。短短数月时间,用户新增超过160万,电子支付停车费交易突破100万笔……这些成绩使其成为中国智慧停车行业领头羊。
主动求变 拥抱市场 努力之前先选对方向
谭龙在邮件中提到,接下来ETCP将不断因时而变进行阶段性策略性调整,以适应大环境的变化。这些调整包括且不限于组织结构、城市计划、团队规模、业务方向、市场政策、岗位优化等诸多方面。面对经济寒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勇于革新、直面问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国内近百家“互联网+停车”企业中,真正专注做产品的不多,多数公司有运营无适合模式。风口之下的起飞固然可喜,但如果没有合适的模式和相当的体量,风过去还是会摔死。用户规模和未来巨大想象营收空间才是发展的根本。经济上的起伏就像大海的潮流,对智慧停车领域而言,有庞大用户规模、有市场占比的ETCP目前依然稳处于市场支配地位,在寒冬中打磨自己的产品,苦练内功,加快自我造血功能,熬过冬天,实现可持续营收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