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人们都愿意以“坏孩子”来形容360。这既有贬义,觉得360作为一个企业公民,许多言行多少有点异于常人;但也有褒的一面,认为它在业内扮演的“坏孩子”角色所催生的鲶鱼效应,会让整个行业更具活力。
自2月26日本报刊登专题报道《360黑匣子之谜——奇虎360“癌”性基因大揭秘》以来,有关“360安全,是否安全”的谈论已成为一个争议性的话题。
如果说这组报道主要是从互联网专业的领域来解读360安全产品的“不安全问题”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将以具体个案从企业的社会属性来解剖,看360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否符合“企业公民”的最基本要求。
在文中披露的个例中,2010年视频故事说明,360涉嫌非法收集用户机密信息——某证券期货账户密码,并由于保护不当,造成用户的资金数据、各项期货操作数据被曝光。作为受害者的期货操作当事人,在此之前毫不知情。这暴露出360在用户隐私信息获取方面,已经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到目前为止,外人无法知道360为何未经用户同意而擅自收集用户隐私数据。或许,海量的用户隐私数据可帮它最方便、最快捷地挖掘出商业价值,开发出相关产品,甚至可以比用户更了解用户。但是,这种投机模式就像一场亡命的赌博,赢了市场份额,却输掉了一个企业的“良心”。
“苹果上架”与“苹果下架”事件,更揭示了360和苹果之间富有戏剧性的博弈过程,这也是360疯狂投机模式与国外网络规则的一场真实较量。不管苹果为何下架360,360完全可以选择正面交涉、遵从苹果规则整改,或诉诸法律等规则内的应对措施,但是,360却试图走一条令人瞠目的逆袭道路:抓住苹果 AppStore规则漏洞,通过旗下一个马甲公司重新上传360应用。但它没料到,苹果快速反击,令其颜面扫地。
在各种机构评测中,360涉嫌通过一些“非正常”手段,获得相关产品安全认证,而且与评测机构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关系,将其投机取巧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样,它用来自证安全和清白的各类产品安全认证证书,也被拉下了“神坛”。
360敢这样做,原因是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还普遍偏低,同时也说明整个社会对360这类企业的基本监督的缺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360所谓的创新模式,充满了浓重的功利和投机色彩。作为企业公民,它的一些行为,已给广大用户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一种焦虑与不安。更大的隐患在于,它就像一把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刺中你。
昨日,记者向360董事长周鸿祎发去采访短信,他回复称,“360和每经的诉讼案件已经进入法律程序,作为当事双方,在诉讼结果出来之前,我不认为我们可以中立客观地交流涉案的内容,你所感兴趣的内容,我们已经多次回答了其他媒体的采访,请您关注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