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传输技术及图像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已实现了从第一代的模拟监控系统、第二代半数字化本地视频监控系统到第三代全数字化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飞跃。但直至今日,视频监控的后端——分析、处理仍依赖于监控人员的人工监控,存在人员易疲劳、很难实时监控每路视频、报警精确度差、误报和漏报、报警响应时间长、录像数据分析困难等弊端。为解决这些问题,将计算机视频处理技术引入到视频监控中,发展了新型视频监控技术—智能视频监控。该技术以数字化、网络化视频监控为基础,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自动地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由计算机代替人监控。从目前市场需求出发,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近年来一定会高速发展。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视频监控技术在我国大幅发展,先后经历了模拟视频监控技术、半数字本地视频监控技术与全数字远程视频监控技术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至少90年代中期,模拟视频监控技术阶段。
模拟监控技术的主要设备是前端采用模拟摄像机,传输线缆一般采用同轴电缆,长距离传输使用光纤和光端机。监控中心采用矩阵设备输入多路模拟视频信号,矩阵多路切换出的视频信号直接接人到监视器或者大屏幕,存储采用磁带或者录像带存储。
2、第二阶段: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到二十一世纪初,半数字视频本地监控系统。
第二代视频监控系统以 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为代表,系统音、视频信号的采集和存储主要为数字形式,系统能以时间、报警事件等为索引,实现对监控现场的快速录像、回放与随机检索。系统可通过电话线、局域网、宽带网等诸多网络传输系统,与信息系统交换数据,系统功能较为强大、完善,应用的灵活性较好。
3、第三阶段:二十一世纪初至今,全数字远程视频监控阶段。
随着带宽、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的迅速提高,以及各种实用视频处理技术的出现,监控系统以网络为平台,以 IP 地址来标识所有的监控设备,采用 TCP/IP 协议来进行图像、语音和数据的传输、切换。系统采用开放式架构,可与门禁、报警、语音、巡更等系统实现无缝集成,系统兼容性好,可以组成复杂的监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