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发布 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日前已经正式印发。《规划》明确, 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产业化专项等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鼓励民资、外资投入物联网领域。
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主要包括:大力攻克核心技术、加快构建标准体系、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培育骨干企业、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八项任务。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将实施五大重点工程:关键技术创新工程、标准化推进工程、“十区百企”产业发展工程、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其中,重点领域主要涉及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和智能家居等。
物联网千亿“金矿”竞挖掘
近日,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主任邱善勤在成都参加物联网峰会时透露,2010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其中RFID市场规模超过1100亿,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而市场则普遍预计,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将达到7000亿元规模。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发展物联网作为摆脱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和占领全球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手段。从全球看,美国已经提出了“智慧地球计划”;欧盟也制定并公布了物联网行动计划,将物联网上升至区域战略高度;此外还有日本、韩国等都推出了适合自己的物联网发展计划与政策。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在 “2011年泛在网技术与发展论坛年度大会”上表示,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预计201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3300亿美元,年增长率将达25%。
对中国而言,近几年,中国25%-30%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只能带动10%左右的
GDP增速,效率低下,“出口+投资”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经济增长亟需转型。国联证券表示,从中国经济转型的需求来看,提高效率是重中之重,创新、消费以及围绕两者的投资将是发展的新模式和投资的新方向,而信息化则是实现高效、创新经济的最优路径。
事实上,目前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眼里的“香饽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纷出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规划,上海等城市的物联网产业年产值已经迈入千亿元级别。同时,物联网服务业正在起步,M2M应用终端已超过500万台,软件与集成服务已形成一定规模。
国联证券指出,从早期的基础设施和基础软件配备层面,到MRP、ERP、SCM、CRM等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层面,再到云计算、智能交通等物联网大应用层面,可以说信息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相应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延伸更是没有界限的。未来随着中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高端软件、智能交通、电子元器件等行业都有可能涌现一批“大”企业。
从细分子行业看,目前RFID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应用市场,其在具体的领域中应用份额数据颇高。据工信部统计,2010年,RFID在证照防伪中应用份额为45.2%,电子支付中占24.9%,出入控制中为15.9%,仓储物流为6.4%,物流追踪等其它为7.6%。上市公司方面,新大陆和银江股份等已经中标过相关项目。
同时,MSM应用与传感器应用也已在物联网领域开始发展。国金证券在报告中指出,传感器是物联网信息采集基础,处于产业链上游,在物联网发展之初受益较深;同时传感器又处在物联网金字塔的塔座,将是整个物联网产业中需求量最大和最基础的环节。但目前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落后,国内传感器需求尤其是高端需求严重依赖进口,国产化缺口巨大,目前传感器进口占比80%,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达90%。
东方证券认为,我国将加大力度发展传感器,提高高端传感器的国产化比例,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支撑。中航电测作为应变式传感器龙头企业,有望最早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