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50年来罕见干旱,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进入5月份以后,降水虽较前期略有增加,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仍偏少二至四成。
湖北是重灾区,连续6个多月降水持续异常偏少,导致历史罕见的冬春连旱。这个素有“千湖之省”、“水利大省”等美誉的水乡泽国,正承受着一场与自身禀赋极不相称的干旱巨痛。来自湖北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报告称,截至16日,除神农架林区外,全省83个县市区均有旱情,受旱农田面积1664万亩,有50.2万人、15.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旱区干群反映,今年旱灾严重,气候变化异常,连续长时间降雨量偏少固然是主因,但是,由于水利建设的相对滞后,农业水利设施蓄水、灌溉能力减弱,有水无法解“干渴”,成为抗旱难、减灾难新的重要因素。
严重干旱警醒我们须全面加强水利建设,尤其是做好数字水利设施建设,科学用水、合理用水,是应对干旱的关键所在。
“数字水利”是指依托现代通信、视频监控报警、物联网、计算机、遥感、GIS、GPS、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以及智能数字采集技术,将水利工作信息纳入一个即时的可管理、可监控、可调度的科学平台;从而为决策人员提供水资源调度、灾情评估、洪水预警等决策依据,其中作为数字水利系统的核心中枢的监控指挥调度平台成了整个“数字水利”建设环节中的重要控制性节点。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一号文件针对我国新水情将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到了战略应对高度,今后10年投资超过4万亿元的资金用于国家的水利设施建设,打造国家级大型水利工程、大型灌区、农田末级水利设施等多层次全体系的水利网络。
国家水利固定资产投资按投资方向主要为防洪工程、水资源工程、生态及专项、水电及专项工程。这为安防行业带来了巨大商机。
水利安防现状及市场需求
近年来,水利部门将分布于各地的重点水利实施已经开始配备安防系统进行监控,将重要水利防洪工程和控制闸站建设成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相结合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为各级防汛部门提供实时和直观的汛情图像信息。
从产品需求上来看,目前各地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时,安防已经是必须配套的子项目。除去即将投入建设的水利工程外,一些已经运行的水利工程还将补充安防子系统,但就全国水利工程安防系统应用情况来说还是偏低,所以未来几年,水利安防产品需求将出现强劲势头。
物联网安防发挥大作用
物联网的成功应用可使水利安防变得“智慧”起来。为传统的防汛系统加入智慧因子,“智慧防汛系统”已成为水利管理好帮手。如“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物联网示范工程一期、二期工程已建设20多个蓝藻监测点,整个工程计划于2012年全面建成。这是一套集蓝藻湖泛智能感知、打捞车船智能调度和信息综合管理于一体的智慧水利物联网系统,“感知水利”物联网综合系统将主要包含三大部分:一是防汛防旱指挥智能决策系统;二是水环境智能治理系统;三是水资源智能管理系统。通过“感知水利”物联网综合系统的建设,将全面提升防汛防旱决策指挥、水环境治理、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智能感知、智能调度和智能管理,构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利信息化体系。在自然灾害预警中一展身手
我国已经对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区的1640个县进行了地质灾害初步调查,查出24万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而水利部公布的一份资料则显示,全国有超过1800个县,已经处于山洪灾害的威胁之中。早在2010年7月25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财政将在三年内拨付30亿元,用于全国1800个山洪易发县的监控预警设施建设。
目前,全国许多省市为防汛指挥工作装上了“千里眼”,建起了防汛通信网络和信息平台,衆-助各级水利、防汛部门实时监测汛情。这种被称为“千里眼”的安防系统主要功能是,一旦出现险情,事先安置在事发地的系统,自动将险情及时反馈到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的手机上,并通过广播等方式通知当地群众及时转移。国家防办有关负责人称,预警系统效果明显,将在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地区推广。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无疑使水利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安防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水利行业在未来十年黄金期的同时,也使安防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