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深圳将全面推进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初步形成南中国门户枢纽地位,使综合交通系统成为深圳的一项重要竞争力。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深圳市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深港跨界交通和深莞惠交通区域一体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区域和城市交通运输结构、交通投资结构得到较大优化,交通出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建成可以有效支撑深圳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
10日开始,《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网站上开展公众咨询,邀请市民建言。
“民生交通”“公交都市”写入规划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在规划中提出要将“民生交通”理念融入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中,着力解决民生交通热点难点问题,合理分配交通资源,提高公共交通投资比例,建立公平的交通价格体系,营造公平、健康和安全的交通环境,全面提升综合交通的服务品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推广环保公交,打造低碳交通体系,构建便民、高效、舒适、安全的交通体系。
5小时铁路交通圈扩展到武汉、福州
“十二五”期间,深圳将抓住铁路高速化发展契机,通过高速铁路网络和枢纽站设施建设以及合理的铁路运行组织,将深圳建成为中国重要的国家级铁路枢纽。至规划期末,通过高速铁路建设,将深圳的3小时铁路交通圈扩展到长沙、厦门一带,将5小时铁路交通圈扩展到武汉、福州一带,12小时到达京津地区。规划还提出加快推进厦深铁路西延跨珠江铁路通道的前期工作,通过跨江通道建设促进深圳与珠江西岸的密切联系。
规划提出深圳将加强深港铁路衔接,与深圳北站、福田站、深圳站同步建设一线口岸,促进香港与内地铁路网络的融合,提升深圳和香港在国家铁路网络中的枢纽地位。加快广深港客运专线和厦深铁路深圳段建设,加快深圳北站、福田站、深圳东站和布吉站建设,尽快形成更加合理的铁路客运枢纽布局。
同时发展公铁、海铁、空铁联运。
双港提升
规划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把深圳港建设成为依托内陆地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体,以外贸为主、内贸为辅、客货兼顾、工商运并举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中国综合运输网中的主枢纽港,华南地区集装箱干线港。力争到规划期末深圳港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8亿吨,其中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2800万标箱,旅客年吞吐量达到800万人次。深圳港将加强与香港港的全方位合作,共建国际航运中心。
同时,大力推动深港机场合作,将深港机场建设成为具有本地集散功能、门户枢纽功能和国际中转功能为一体的国际航空枢纽,并以机场发展为契机,通过货运功能带动航空物流业和高端制造业,通过客运功能带动金融、会展、商务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支撑深港共建国际都会。预计2015年深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500万人次,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10万吨。
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
“十二五”期间,为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全市将大力推进道路系统建设,基本建成完善的高快速路网、基本形成全市主次干道系统骨架、与轨道等其他交通系统共同打造和谐、高效、畅达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道路交通面貌的整体改善与交通品质的整体提升。
南联北拓——促进港深莞惠交通一体化
规划提出要结合深港空间发展策略,按照“西进西出、中进中出、东进东出”、“货走两边、客走中间”的总体格局规划深港跨界通道。加快深港西部快速轨道及前海枢纽规划建设,与既有的中部福田口岸(连接深圳地铁4号线与香港东铁落马洲支线)、东部罗湖口岸(连接深圳地铁1号线与香港东铁)共同形成西、中、东三个方向上的跨界轨道网络。通过规划建设莲塘/香园围公路口岸及东部通道,与深圳湾口岸(连接香港10号干线与深圳西部通道)、皇岗口岸(连接香港9号干线与深圳广深高速公路)一起,形成跨界货运交通“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总体格局。“十二五”期末,深圳市总计布设各类口岸16个,其中航空口岸1个,水运口岸7个,铁路口岸4个,公路口岸4个。
同时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特别是与东莞和惠州交通网络的对接,推进穗莞深城际线、深惠城际线建设,开展深莞城际轨道规划研究。[nextpage]
到2015年,深圳综合交通发展力争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500万人次,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10万吨。
——深圳港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8亿吨,其中集装箱年吞吐量将达到2800万标箱,旅客年吞吐量将达到800万人次;
——提高深圳对华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铁路交通辐射能力;
——公路旅客和货物运输量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公路客货运输量占城市客货运输总量的比重有所下降。
——3小时铁路交通圈覆盖长沙、厦门一带,5小时铁路交通圈到达武汉、福州等地,12小时可达京津地区;
——规划建设深港、深莞惠1小时交通圈。
——在2015年全市公交分担率提高到56%以上(含轨道、常规公交及出租车)。
——轨道运营准点率达到98%,全市地面公交车辆运营准点率达到90%以上。
——中心城区高峰时段道路平均车速在20公里/小时以上,其他组团在30公里/小时以上;
——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交通事故死亡率小于3.5人/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