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3年,威海在山东省率先推出了城市停车智能化管理系统――“咪表”。7年过去,“咪表”在威海已全面陷入“瘫痪”,今年3月底以前,经营“咪表”的这家公司将彻底退出威海。与此同时,一种新的“非接触式智能收费停车场”已在威海亮相,并将逐步在全市推广。山东威海也成为国内首个将射频技术大规模用于停车管理的城市,标志着威海停车管理“智能化”再次起步。
水土不服,咪表“走麦城”
2003年,经政府授权,来自北京的一家企业开始在威海尝试停车“智能化”管理,即在车位旁边安放计时收费的“咪表”,市民在此停车刷卡计时收费。据这家北京公司的负责人介绍,当时“咪表”已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推行并取得了成功,威海是国内首个推行“咪表”的中等城市。
“咪表”在威海亮相不久,就落入尴尬境地。在政府协调下,咪表公司在市区昆明路、体育路、西城路、统一路北段共安装“咪表”426块,投资700多万元。由于“咪表”设置量比较少,而市区停车位并未达到非常紧张的地步,许多驾驶员把车停在免费停车场和未设置“咪表”的地段。这就出现了收费车位大片闲置,免费车位爆满的现象。久而久之,“咪表”干脆成了摆设,仍需安排大量的收费员收取零钱。一些办理停车卡的驾驶员,一张100元的卡仅用了几十元钱,就不得不闲置起来。
交警主管,“射频卡”亮相
“虽然‘咪表’经营陷入困境,但他们实现停车管理‘智能化’的初衷是好的。”威海交警支队副政委姚为民说。
以前,威海的停车场产权复杂,有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有单位建设的停车场,有个人承包的,有的则是没有任何手续,划地收钱。停车管理以前归口城管部门,但由于他们对驾驶员和车辆没有管理权限,管理职能相对弱化。为此,该市今年初正式将停车管理权限移交交警支队。自此,交警部门开始接管全市的公共停车场,并依法取缔非法设置的停车场。
“明确管理主体,理顺管理机制,为我们推行停车管理智能化扫平了道路。”姚为民说。经过前期调研和技术研发,威海交警部门决定把“射频”技术应用于停车管理。3月15日,经过改造的威海市立医院南侧停车场,正式采用了这种新的管理手段。车辆进入停车场时,管理系统通过感应车载停车“射频卡”的信息自动计时,车辆驶出时,后台管理系统将根据停车时间的长短在停车卡上自动扣除停车费。整个停车收费过程中,驾驶人无需离开车辆,不需设置收费员。目前,威海交警共发放测试用射频停车卡113张,即日起对这种智能收费停车场的相关功能进行测试完善。
根据威海交警的设想,把市内全部收费停车场进行智能化改造后,向市区每一辆登记在册的车辆免费发放停车“射频卡”,将“射频卡”与社保卡或银行卡绑定,由驾驶人自行充值,实现市内全部车辆在所有收费停车场的一卡通。
服务为主,不搞“产业化”
与以前发展停车产业不同,威海今后的停车管理不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着眼于如何更方便市民停车。
今年以来,威海市加大了城区停车位的开发利用。在城区主干道两侧人行道上,只要是路牙石之上宽度超过6米的,通过挪动盲道改造划定车位,此举可在中心城区增加500个车位。同时,交警支队正积极协调相关企业和单位,将挪作他用的地下停车场恢复停车功能。此外,威海市政府还将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新的地下停车场。
“以前免费的仍旧免费,以前收费的进行智能化改造,不会增加驾驶人的停车费用支出。”姚为民说。今后,政府收取的停车费实行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停车场的建设、新车位的开发以及停车条件的改善。为了提高车位的利用率,减轻市民的停车费用负担,对于即停即走和停留时间较短的车辆,将考虑免收停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