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而两会期间,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筹备会议在京召开。据悉,联合工作组将统筹规划,加快推进物联网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和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同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部分代表呼吁,应抓住物联网发展机遇,在物联网标准制定上尽快贴上“中国式标签”,以掌握物联网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尽快贴上“中国式标签”
物联网通常认为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均刚刚起步,国际上尚未有成体系的物联网相关标准;而在我国的相关产业链上,物联网需要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上游技术和产业都已成熟或基本成熟,而下游的应用也早已以单体的形式存在,如在手机数据采集等,但是至今尚未有完整的标准体系制定出台。
代表们普遍认为,物联网对于全世界而言都刚起步,各个国家都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我国应抓住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尽快把建设物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标准制定上贴上“中国式标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沈明才认为,面对一个如此庞大的发展机会,为保障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拥有话语权,国家首先要尽快着手制定物联网相关标准体系,“卖设备不如卖标准”向来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黄金商业准则,标准体系的制定应该成为我国迎接物联网时代的首要准备工作。
“过去我们要卖几货柜的衬衫才换回一台电脑,如果这一轮国际物联网浪潮中有中国标准,前景不言而喻。”沈明才代表说,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制定标准体系,任由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各个厂家自行制定自已的标准,则会带来人与物、物与物、平台信息利用的效果和效率问题,且在无标准的情况下,物联网产业发展越快,后续问题越难解决。[nextpage]
价值万亿元的“大蛋糕”
沈明才代表说,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对2010年具有经济指向标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作为几大新兴产业之一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中也包含了物联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总经理张新建则告诉笔者:“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应用物联网技术的高科技市场将达到上万亿元的规模,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工业监测、物流、医疗等领域。”
“对于世界各个国家来说,物联网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张新建代表说,谁抓住了物联网的发展机遇,掌握了领先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物联网产业化发展,谁就将掌握物联网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从而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以智能交通系统为例,它是指将先进的信息、电子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以及网络等技术有效、综合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张新建代表介绍说,据预测,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后,可有效提高交通运输效益,使交通拥挤降低20%,延误损失减少10%-25%,车祸降低50%-80%,油料消耗减少30%,废气排放减少26%,还是一项典型的低碳工程。[nextpage]
瓶颈技术待突破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市场潜力也很巨大,但是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它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乃至公众共同努力。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IP地址是互联网和物联网最为基础的资源,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大量的IP地址。IP地址短缺,将严重制约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因此,张新建代表认为,需要尽快解决网络地址的瓶颈性问题。要鼓励电信运营商与各研究机构、政府等广泛沟通,在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及信息服务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形成更多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其次,政府要明确物联网涵盖的范畴及定位,出台物联网发展关键技术、关键应用软件的相关产业发展配套扶持政策;同时要以应用为突破口,要扩大物联网产业发展示范性工程建设,通过示范性工程,带动物联网市场需求,刺激相关行业发展。
张新建代表还建议,政府可建立“物联网基金”,提供专项资金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重大专项、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以及相关重大示范应用带动企业和各研究机构进行物联网相关技术研究,并对一些关键技术发明和专利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