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交车上的摄像头大多不起作用,而这一点绝大多数市民根本不知情!昨日《新快报》报道说,有公交企业内部人士向媒体反映,广州公交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运行近两年,几乎没有一天好过。另一边厢,发生治安案件后,公交民警若想调取车内视频,技术上困难重重。
报道读来让人揪心,一方面,本应成为乘客保护伞的摄像头形同虚设,这让市民的安全感大大下降。今年6月四川成都发生公交车蓄意纵火案件,造成27人遇难74人受伤,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安全保障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焦点。加之平日公交车上人流密集,容易发生盗窃、性骚扰等问题。一旦犯案或纠纷发生,案发现场的视频记录便成为重要的证据。因此,苏州、杭州、南京等地都先后在公交大巴、长途汽车或地铁车厢内安装摄像头。此举虽也引发一些隐忧,如有女乘客担心夏天“走光”,但总体上看,抬头三尺有摄像头护佑,这给犯罪分子或色狼以有形的威慑,总归是一件利民的好事。公交纵火案发生后,成都即着手给全市近5000辆公交车全部安装摄像头,便是亡羊补牢之举。
公交摄像头形同虚设,更让人揪心的方面在于,广州这套城市公交视频监测系统,总投资超过6000万元,由政府和企业各出一半,如今几同废铁,浪费巨大。供应商承认技术不成熟,而且,各方都怨言颇多:供应商声称政府拨付的款项至今未到位;公交公司则埋怨,这是“婆婆”交付的项目,就算质量不过关、技术有问题,也只有忍气吞声的份。
作为普通市民,我不禁要问,明知质量不过关,技术不成熟,当初为何不加详细论证就让这一关涉千万市民福祉的项目匆忙上马?这里边的决策机制出了什么问题?出现问题后,如何纠错,以防止此类事件重演?
说来让人汗颜,供应商解释说,从技术角度,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公交车震动大、安装环境不好”,“通过硬盘存储是最大的硬伤”。公交车震动大,是人都知道,现在才来讨论如此原始的“技术问题”,是不是太低估市民智商了?我读到有关杭州公交安装摄像头的报道,心里只有羡慕的份:杭州采用的技术,公交车安装的摄像头都连上W I-FI了,这意味着,所有车内视频都能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实时图像传输。
当然也有可能,2007年广州的项目上马时,还未有此新技术。但退一步讲,如果城市管理也要讲一点前瞻性,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有无可能先在一部分线路和企业先行试点,待系统运行稳定无碍后再行推广?下一步,若要解决问题,升级设备,有关决策部门是不是应该放开眼界,学习先进地区的公交管理经验?新加坡的公交自动管理系统(A V M S),早已把车内监控、汽车到站预报和路况报告等功能整合在一起,不仅让乘客减少候车焦虑,还能让司机避开交通阻塞的线路,使市民出行更省时,既保护了乘客安全,也改善了搭乘体验。
广州明年就要举办亚运会,届时城市硬件设施必有一番大的提升,只是,城市管理的“软实力”能否跟着更进一步,从现在爆出的公交摄像头事件看,真让人捏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