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好的用户界面设计应当是以用户为中心,使产品达到简单使用和愉悦使用的设计。人们的心智模型往往比现实简单,这一点很容易理解,用户总希望用了我们的软件以后,业务流程能更简单、更直观、更高效,这当然也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在如今的IT时段,信息极其丰富,各种软件令人眼花缭乱,随之而来的是人—机之间的界面交互设计成为任何产品服务的重要方面。
大家通常的理解是,软件是由程序员或者设计者创造的,软件的外在表现或者说人机界面隐藏了软件真正运行的细节,二者可以迥然不同。我们把前者称为软件的表现模型,后者称为软件的实现模型,而把用户预期的软件使用方式称为用户心智模型。例如,操作系统能使网络文件服务器看起来与本地文件一样,但这种模型并没有展现出实际的物理磁盘可能远在千里之外的事实。经典的人机交互理论认为,软件的表现模型(UI)越接近于用户的心智模型,用户就越感觉到软件容易理解、上手、使用,而如果软件的表现模型远离用户心智模型、偏向于实现模型,则会严重影响用户学习、上手和使用该软件的能力。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如图1。
一个好的用户界面设计应当是以用户为中心,使产品达到简单使用和愉悦使用的设计。人们的心智模型往往比现实简单,这一点很容易理解,用户总希望用了我们的软件以后,业务流程能更简单、更直观、更高效,这当然也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因此,达成人机交互至高境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深入研究用户,包括用户的知识水平、角色、权限关系、工作流程、异常处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进行行业知识调查、用户访谈、场景预演等,如有隐性需求、隐含制约(比如潜规则、不宜公开的数据),还需深入基层进一步调研,总之,需要掌握软件使用者的方方面面,因为他们都关系到开发出来的软件能否顺利实施和深入人心,能否皆大欢喜。调研最后得出详尽的需求调研报告、用例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书面文档。
笔者在5年多的安防行业UI设计经历中,遇到过不少内容简洁、操作简便的界面,也不乏外观酷炫但操作繁杂的界面,这些设计都会在最终用户那里得到不同的反馈。关于“交互设计”的书籍、杂志很多、内容涵盖也很广,不分层次也不知道重点,常看得眼花缭乱。界面问题大部分都一眼能看出来并纠正掉,在此,笔者结合所在单位的界面类开发实践总结出,最常被开发人员忽略、习以为常从而被用户批评、投诉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功能的链接、跳转与局部重复
当几个功能模块存在功能的交叉、调用、链接等关系时,操作复杂程度和出现理解错误的概率将成几何级增加。例如,告警联动的设置,如果按照联动类型来分组,跟以设备列表为基础设计出来的页面操作方式就完全不同(图2)。
然而两种入口得到的页面具有重叠设置,用户是否知道隐藏的功能重叠?如果不能通过简单联想知道这一点,势必产生疑惑,最后造成理解困难、操作失误、反馈、投诉。这个就是单一入口的原则。提倡独立页面式的设置入口,尽量不跟其他功能产生交叉。
当需要从其他页面入口操作这一功能时,最好的情况是改造后者,让它可以远程打开、跳转并且定位到/选中所需的执行位置,总之,给用户的感觉一定是在同一个页面操作(见图3)。
耗时操作的处理
用户在等待结果输出的过程中随意操作,导致程序异常反应。当然,我们无法彻底避免这种程序异常,然而常常可以引导用户在耗时操作进行中耐心等待。
比如,一个耗时达到10s~30s、中间过程不锁死的登陆过程给用户进度条反馈,每获取到一些信息、一些进度都告知用户,登陆的快慢和进度让用户一看便知(如图4)。
一个耗时不确定、锁定主程序和界面的查询过程,提供给用户的等待画面仅包含一个进度条。
包含多个子查询的执行过程,如支持中断操作,则等待画面应提供中断操作的入口,如关闭按钮。每一个子查询执行完毕,应及时给用户进行反馈,显示实时的进度和查询记录。
执行完毕,还可以告知用户具体的执行结果、汇总,如“查询到xxx条记录”、“无记录”,“xxx条记录保存成功,xxx条记录保存失败,失败的原因是xxx”。
一般来说,耗时6s以内用等待光标或动画;耗时更多,则需要给出执行进度,并提供终止操作的入口。但如果耗时特别长,超过30s,则有必要考虑进行后台操作,并反馈执行进度,避免界面长时间停留影响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这种情况在类似文件下载时常常使用。执行过程中有任何错误、警告,应立即告知用户。
大量数据的呈现
当记录集很大时,记录的呈现方式对用户的友好程度很关键,用户如何从大堆无序、无规律的数据集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组?
当所有数据可以在1~2页呈现完毕,可以简单地使用数据列表加滚动条,如果想更加友好,需要设置按照若干列的分组和排序,以及特殊行、特殊字段的着色。
但以展示图像为主要目的的记录集应用,则适合用分页加导航按钮的方式,牺牲浏览速度、换取更大的单图像视野,以及一些结合图像/文字为一体的卡片式视图(如图5),具有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折中的显示效果,具体用到的时候需要权衡利弊,切不可照搬照抄。
此应用场景的首要考虑因素即是用户更关心数据还是图像,以及初次浏览时希望图像的视野和清晰度多大,初次获取的数据信息有多少、是否有结构性、数据跟图像是否紧密相关,抑或是二者同样重要。当用户更关心图像本身、希望获得高清晰度、数据信息无结构时,用图像列表式和图像导航式呈现效果最佳;当用户初次访问只需要获得图像概貌、数据信息很重要且具有结构性时,用卡片列表式效果最好;而当用户极其关系数据记录、图像可以后续呈现(一般仅作证据)时,必须使用数据列表。
行业软件的一大特点是配置项多、繁杂,然而随时、随处都可以进行配置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困扰:刚刚进行的配置项是否跟其他配置有关联?什么时候配置生效?
如图8红色椭圆圈住的部分,用户常常会问:拖动滚动条改变云台控制速度后,能保存么?啥时候保存生效?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此处是一个视频浏览类业务页面,本不该出现设置、配置入口,此处突然出现可以保存的设置,用户就会感觉突兀。
重复的配置参数输入常常来源于程序的智能化程度不够,本能够通过某种手段自动获取参数、却没有设计并实现,变成依赖用户反复手工输入,并容易出错。如某公司的电视墙参数配置页面需要输入如图9的参数。
如此众多的输入参数,用户拿到手后势必一头雾水,他得反复向其他人索要创建电视墙的参数,尽管有时候因为安全性问题有必要用手工输入,可大多数的情况下全手工输入都不是必须的,可以改进的。上述配置页面经过后续的不断改进,绝大多数参数,如解码器的名称、ID、IP等不易理解的参数都已不再需要手工输入,能通过选择解码器列表、获取并自动填写参数,这些参数后来被证明无关系统安全性,用户体验的改进非常直观、和谐(图10)。
同一项配置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入口,也需要给用户足够的提示和说明,包括保存配置后的效果、反向配置的入口等,如果本次配置后有“下次不再显示”类似的效果,则必须提示、告诉用户如何才能恢复此配置,否则,这样的功能将是入门用户的噩梦。
类似“下次不再提示”的设计,用户一旦勾选,下次如何才能再出现这个提示对话框?事实证明,用户对这种“不再提示”的疑惑是实实在在的,也确有如此反馈,而且次次需要提供咨询,其实只需在程序里面稍加文字说明即可解决。
还有一个界面易用性问题与参数配置有关,即是:配置类页面和业务类页面一体化的设计。比如,地图功能页面,在同一个页面中既能进行地图的配置,如地图元素的添加、图层配置、换地图文件,也能进行地图实战业务,如地图中设备状态呈现、画轨迹、设备告警等。可以明确的一点是,配置/业务一体化设计的页面,操作起来比二者独立的页面复杂性更高,更容易出现误操作、不明确操作导致的程序异常现象:任何一个操作过后,用户所在的操作模式到底是配置/编辑模式、还是浏览/业务模式?这就需要非常复杂、繁琐和面面俱到的程序判断/流程控制,要有信息提示及时告诉用户处在哪种操作模式。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用户处在一个不知所措的状态,或者操作了一个不属于该模式、本无权限操作的功能,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和用户不满。
对此,提倡的做法是配置类页面和业务类页面分开设计,前者专门处理配置类操作,后者专门处理业务类操作,最终用户就一目了然,不再纠结当前所处的操作模式、编辑/浏览状态和操作权限,同时也给程序员带来了功能模块隔离、单一、容易控制的好处。
是否改变用户操作习惯
首先,设计人员应尽可能多的保留用户原有的业务模式和操作习惯,做好调研工作。需要设计创新性操作时,预估是否能给用户带来额外的益处,能否抵消用户学习新操作带来的成本开销?
要了解这个问题,需要首先弄清楚目标用户在没有使用我们提供的系统时,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存在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图11表示的是一个根据视频抓拍图片、然后进行信息录入的页面,本设计相对于用户原有系统的改变在于视频清晰度更高、几个操作区域布局改变、抓取图像的局部放大操作不同。之所以有两个大小不同的图片收集区域,是考虑到用户会一次性连续抓取多张现场图像,然后从中选取若干张效果好、清晰、位置符合预期的图像作为证据,移动到右边的信息录入区域。这其中就存在下方区域的小图像需要做局部放大显示的问题,原系统中局部放大的输出图像存放的控件显示区域小,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局部放大才能看清楚目标车辆的全貌。
新软件的改进,可以在屏幕左上部更大幅区域输出局部放大后的图像,达到一次放大就看到车辆全貌的目标,最终,得到用户的满意和认可,也改进了用户的操作体验和工作效率。这就是一个成功改变用户旧有操作习惯的案例。
而不成功的改变用户操作习惯常常是由于不符合用户工作流/业务规则、降低工作效率等原因造成的,一个常见的开发弊病是一个新设计的流程需要跨越操作多个功能页面,这在定制型业务设计中尤其突出。如,治安警情管理,包括警情的录入、调度、指挥、预案等方面,可能同时需要兼顾实时视频、录像、图像、警员、警车、地图、机构、交通布控、预案、指挥调度等很多方面,如果把这些内容简单拼凑、堆叠,用户操作起来不是更轻松了,而是繁琐、无序、茫然,根本无法提高工作效率,甚至无法开始工作。一个功能复杂、综合的良好系统一定是分角色、分权限、结合具体场景的设计,切合具体的用户业务流程。
主要的方面讲完了,作为建议和锦上添花的一点,如果让用户能在界面任何操作中立即获取到针对性的帮助信息,则会大大提高用户满意度,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当数Windows操作系统,在任何功能按下F1都能得到解决问题的咨询建议。
其中的“什么是…”链接就可以让用户随时得到解决当前问题的帮助信息,按下F1、或者窗体右上角的“?”按钮也可以弹出,十分贴心。如果无法做到针对性的帮助,也可以设计一套集中式的帮助系统,至少要支持帮助目录、按词搜索,好用的帮助系统是一个优秀软件的必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