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京CBD一期(西北区)实现交通优化后,北京CBD二期(西南区)交通优化工程已完工,整治面积达4平方公里,涉及区域35条道路。同时,BIM智慧管理平台、智慧综合杆、智慧道钉等高科技新设施的应用,让繁忙的CBD实现“生活‘慢’下来、通行‘快’起来”。
慢行优先为道路增添“人情味”
在北京CBD,景恒街和恒惠路路口处的“二次过街”安全岛、自行车震荡标线等设备全新亮相,干净的地面上交通标识清晰醒目,行人、车辆有序行进。
“整个治理工程我们更注重行人感受。”北京市朝阳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有时候老人、小孩儿过马路走到一半儿时,绿灯就变成了红灯,免不了心惊胆战。这时候安全岛就可发挥作用。据悉,CBD二期工程增加了25处安全岛,无法及时通过路口的行人,可在此安全等候下一次绿灯。
除行人走在路上更加安全,沿途的非机动车道上,也没有了原先常见的白色隔离栅栏,取而代之的是凸起的“震荡标线”。“汽车车轮轧上去后,会产生明显震动,提示驾驶员及时驶出非机动车道,避免事故发生。”负责该工程的工作人员称,如果自行车骑行过程中偶尔压线,也会有明显震感,促使骑行人迅速掰正车把,保证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
此外,此次综合治理中,交通部门结合不同道路特点“量身定制”慢行改造方案,涉及压缩机动车道、缩小路口转弯半径、加宽步道和自行车道、公交站台后绕等方式,共计改造慢行系统约27公里,路口全部实现无障碍过街。
北京CBD新增口袋公园。 北京市朝阳区交通委供图
“智慧大脑”开启缓堵模式
“CBD交通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将对标国际一流商务区建设标准,进行综合化提升。二期工程除了打通断头路、优化交通组织、还将更注重街区品质,并采用更多的智能化措施。”负责人称,在CBD交通综合治理指挥部,运用BIM、GIS等新技术,搭建起的从设计、施工到后期运维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平台,犹如整个工程的“智慧大脑”,通过对传统工程WBS的模拟,梳理潜在风险,实现了项目“图文表管”一体化控制。
步行、行车、停车也都有“智慧”辅助。在学校、医院、商业区人流量密集区域共建设智慧斑马线和新型行人一体灯十余处,规范行人过街秩序,保障行人过街安全。对光华路等7条道路现况路灯杆、电车杆、交通设施杆、公安设施杆等各类杆体进行了“多杆合一”集约化整合,杆体整合率达73%,智慧综合线杆上可搭载5G基站、电子警察、环境监测、无线WIFI等功能,一方面可有效减少对道路空间的占用,另一方面,借助全息影像技术,区域内5处试点全息路口的监控探头将实时掌握车辆动态,便于相关部门分析交通出行情况,合理引导车辆有序通行。
此外,全域内还设置44个路口电子警察,167套违停抓拍,17套违法鸣笛监测,13套机动车未礼让行人设施,实现了全域道路禁停抓拍,大大提高了区域机动车出行效率。
此次治理还启动了“入栏结算+平台动态调度+实时预警派单”的共享单车监管方式。CBD地区总共将设置349个电子围栏停放区,全域共享单车控制在1.5万辆以内,入栏结算,围栏外禁停,缓解共享单车侵占步道空间的现象,净化步道空间环境。
负责人指出,还运用了手机信令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现场勘查,精准掌握CBD区域交通运行特征,分析交通现状存在问题,为交通改善方案提供依据。
新增“口袋公园”等见缝插绿美环境
此次工程一方面是优化交通出行环境,另一方面要精雕细琢提升CBD街区品质,通过增加路侧绿地和口袋公园,全面提升街区景观和绿化面积。
在中海广场附近,一处藏于闹市中的“口袋公园”绿意花色颇为养眼,成为了附近白领的休闲新选择,这里利用拆违后空间打造而成,为充满活力的CBD再添生机。
这只是CBD区域绿化改造的缩影。负责人介绍,CBD区域在此次综合治理中,通过建筑空间退让和绿地整合,共改造绿化面积约3.2万平方米,新增6000余平方米绿地和6处“口袋公园”。通过完善林荫行道树,将慢行系统林荫率由65%提升至85%。
随着治理工程的不断推进,“车让人”“景相随”,在CBD区域已成为现实。骑车的通勤族可以沿着通惠河北侧绿道,转到通惠河沿岸,骑行至建外SOHO等大型写字楼之间。步行的市民,可以通过绿道从庆丰公园跨越通惠河,来到长安街南侧的CBD城市森林公园,巡河路、园林绿道与城市道路“三网融合”连通了五六公里区域内的多条道路。
此外,在整个区域的综合治理过程中,细节之处也彰显着精致之美。景恒街两侧人行道上的井盖全部换成了“隐形井盖”,从外表看不到井盖表面,上面铺了地砖,与整个路面融为一体,走上去的感觉与正常路面无异。人行道上的“城市家具”也统一穿上了“优雅灰”外套,路牌均采用中英文双语标识,彰显国际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