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不谈碎片化,华为安防智能升级瞄准平台化

本文根据华为智能安防产品线总裁段爱国、华为智能安防产品线副总裁余虎接受了媒体的采访,编辑和整理而成,供读者更好理解华为的安防策略。
资讯频道文章B

  8月8日华为安防召开的“洞见当下,预见未来”智能安防业务战略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智能安防新品牌Huawei HoloSens,智能、开放、安全白皮书,以及业界首款基于“鲲鹏+昇腾”的智能视频云平台HoloSens IVS3800和业界最强算力摄像机HoloSens SDC X2382-HL,满足智能时代各行业以及城市发展对全息感知、数据智能的安防需求。在期间华为智能安防产品线总裁段爱国、华为智能安防产品线副总裁余虎接受了媒体的采访,笔者截取部分有问答,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和整理,供读者更好理解华为的安防策略。

  华为安防的定位及优势

  Q:华为在未来安防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

  段爱国:华为进入到安防行业中,便立志要做智能安防,我们希望扮演的角色是智能安防的领航者,什么叫领航者?第一就是要不断把智能推向新高度,推向全境,推向普惠。因为今天整个发布会首先最聚焦的是战略和品牌,并不是单品,所以今天只选择了两款单品,更多的产品会在今年10月的安博会发布,今年的这两款单品也代表了智能安防领航者的定位。,为什么是智能新高度?比如说X2382,基于昇腾310芯片的摄像机,可以实现一个相机同时抓拍两百张人脸,16T算力直接用在摄像机上。我们从1拖2直接升级到1拖8,华为不断敢于在产品上,用最新的科技、最高的科技。我们发布这款产品,就是给业界一个带头示范作用。包括我们发布的IVS 3800平台,是业界第一款,也是当前唯一一款CPU芯片到AI芯片,昇腾+鲲鹏,端到端全系列的自主创新,业界首创,我们这么做就是起带头和领航的作用。所以还是那句话,智能安防的新时代,华为一个人不会吃独食,我们也相信智能安防新时代的交响乐,也不是华为一个厂家单独能够完成,我们要承担不断引领产业,不断向更高、更强、更好的极限挑战的责任,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

  Q:华为安防在边缘计算领域相比友商有哪些优势?

  余虎:实际上摄像机和边缘处理的设备都归属于边缘计算的范畴,我们一般说边缘计算是相对于云中心来讲的。华为在边缘计算上有几个大的优势,第一是芯片,大家知道边缘计算对供电、环境、能耗等一系列条件会有非常高的要求。华为芯片的实力有目共睹,不管是昇腾芯片、鲲鹏芯片,还是其他相关海思的芯片,都具有强大的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所以华为边缘计算首先是别人无法模仿的关键差异化优势,就是芯片的能力。

  第二是连接和物联网能力。华为在5G上领先全世界一到两年,5G再叠加我们对物联网本身的理解与技术积累,使得华为的连接和物联网在边缘计算上具备非常强的优势。

  第三是协同的优势。协同可以从两方面展开,第一个方面是端边云架构协同,我们可以把前端的智能摄像机加上智能边缘处理再加上云中心,可以通过完整的分布式智能架构协同起来,实现任务、数据、算法、资源管理的协同。第二个方面是技术层面的,我们可以把大数据技术上的积累、AI技术的积累、算法技术的积累、以及云计算技术的积累,整体协同起来,打造真正意义上对客户来讲业务体验最好的分布式架构和技术的组合

  第四是开放。华为整个架构是完全开放的,从硬件平台到软件平台再到面向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开发平台,都是如此。这样在面向千行百业各种各样场景的时候,能够非常好的支撑和面向各个场景提供最好的业务体验,总体上是这四个部分。

  华为智能化及iCAN

  Q:华为在安防一直提倡智能进化和全智能,华为的安防智能化处于哪个阶段,在推进过程中有哪些阻碍?

  段爱国:华为为什么要提智能进化和全智能?主要的原因是现在行业的智能发展是偏慢的,所以我们才希望不断进化,从智能向智能进化,从单点智能或者局部智能向全智能进化,还是我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态度是一样的,我们希望自己是智能安防时代的领航者,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技术积累和努力,让整个行业向强智能、全智能演进,所以提智能进化。

微信图片_201908141016394.jpg

  当前整个安防产业的智能发展的现状,从华为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还没有到加速度阶段,所以今天我提出,整个行业已经看到了第三条曲线,所以整个行业要健康发展,都必须要完成从高清到智能的跨越,这中间一定是有鸿沟的,我们不能面对鸿沟就忽视。华为的布局也很简单,第一是要聚焦做底层技术的积累,所以从芯片开始,无论是服务器芯片鲲鹏,还是AI芯片昇腾(昇腾是一个大系列,在未来两年,我们每年都会推出五款新芯片),这是我们在底层技术的布局。

  今天的发布会上只是选择性发布了两款,实际无论是前端摄像机,我们有X、M、C系列,后端平台除了3800以外,明年还会推出1800各种系列,因为我们要进入千行百业,不同场景和行业对智能安防的诉求也是不同的,有的需要几万路,有的甚至提出要三百万路的视频接入管理,那肯定是需要更加强大的平台,我们今天发布的3800是从几百路到几千路的规格,所以我们的布局在平台侧会向全系列化去推进。除了硬件平台之外,软件平台我们也非常重视,所以前端摄像机是软件定义SDC,我们会把SDC的开放进行到底,做得越来越彻底,后端也会沿着多算法仓架构,把算法和兼容性做得越来越好,这是我们的技术布局。

  在技术障碍上,我认为做到全智能,要做到全开放,包括我今天说的四个真,都需要扎扎实实投入,我们经常说业界所有人都在喊数据,现在不喊数据不时髦,为什么华为提出四个真,就是你的态度、你的战略和投入要统一。有的大厂家我真正做数据的没有多少人,那可能就不是真数据,大家对方向上理解是差不多的,关键是战略到执行到投入是不是坚决

  Q:从华为去年10月底发布iCAN安防指数到今年8月份发布白皮书,这个发布有哪些新变化?对行业的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

  余虎:去年我们提出iCAN指数,当时最核心的有几点,第一是华为公司决定战略投入安防领域,最关键的是我们看到了智能升级的机会,如果只是传统安防,华为是不会去做的,就是因为人工智能对安防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所以我们才决定战略投入安防产业,同时也把整个新成立的产品线名字命名为智能安防产品线

  当时我们也看到智能安防最大的挑战就是对于智能到底应该怎么量化?产业界的智能发展水平应该如何评价?当时基于这个目的发布了iCAN指数1.0版,核心是发布了一个概念框架,对标的对象是自动驾驶,从L0到L4的分级概念,这是过去iCAN指数的来历。

  大家可以看到今天发布的iCAN智能指数,我们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模型,包括理论基础、架构、分层模型框架以及数学函数化的建模,希望通过这个模型真正做到对智能的可量化、可评价。另一方面是通过iCAN可以推动整个产业朝着全智能化升级。

  它对整个产业有哪些积极的影响呢?我想有几个:

  第一、iCAN使得我们对于未来的智能化发展有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过去大家觉得有了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等,安防就变得智能了,其实不完全是。当前学术界和业界已经有一些自我批判声音,认为过去的AI+安防,更多侧重在感知,我们用人工智能算法,结合摄像机或者边缘计算设备,主要做的是人脸、车辆、结构化等,核心还是智能感知的处理,但对于业务来讲,端到端的智能业务不只是感知,感知之后还有数据的融合分析,然后是数据智能,进一步在中心部分,还会形成智能指挥调度,然后部署下去,产生行动,形成端到端的完整的业务智能闭环。这个闭环不只是感知,包含了今天发布白皮书时提到的视频的智能、数据的智能,还有AI自动化决策。所以iCAN对产业的第一个积极影响是让我们对智能安防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认识,我们知道未来方向在哪,路应该怎么走。

  第二、通过白皮书的发布,我们把我们的理解和洞察、预测、预见的方向分享出来,推动整个产业界共同努力、一起推动安防产业的升级换代,从传统的安防向智能安防升级。

  第三,通过发布iCAN智能指数白皮书,同时结合了大学、部委、标准协会组织等,我们希望iCAN能够最终成为行业标准,这样在真正面向最终客户落地的时候,就有标准可依,从而更好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的普及,我们称为普惠AI,千行百业都能获得AI能力,并且知道怎么将智能更好的服务应用到整个行业。这三点就是今天iCAN发布对产业界带来的一些积极的变化和影响。

  安防高度碎片化的见解

  Q:如何看待安防高度碎片化的观点?

  段爱国:关于安防的碎片化,这个话华为从来没说过,这可能跟以前传统安防的投资、建设、应用模式是相关的。华为从进入安防开始,对于大型安防工程一直的主张是一云一湖一平台,甚至可以全省一片云,全国一片云,通过顶层设计,把数据贯穿端云,不管是两路视频接入还是两百路,都可以在统一的云平台上进行数据互通共享。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在数据驱动的安防新时代,应该更看到数据是越共享越大规模集中,可能是越能发挥数据价值。大数据时代驱动的智能安防反而可能做大平台、大架构、大生态,而不应该聚焦于碎片化,这是华为的观点。当然安防进入到千行百业,有大应用小应用,有大场景小场景,比如说一个零售店,他可能需要简单的设备、简单的接入就OK了,也不需要大联网。从这个意义上讲,特定的场景和应用的碎片化仍然存在。但是华为还是认为,不管是小场景还是大场景,平台最好是基于云化的架构、智能的架构、开放的架构,我们的观点是不需要几千种摄像机,也不需要几百种平台设备,这样会造成供应、制造、规划、物流的困难,不管是前端摄像机还是后端平台,华为会推行架构的归一、平台的归一,减少种类,简化管理,方便各行各业的人们去使用

  余虎:这跟过去历史是有关的,大家知道传统安防最早是从最底下发展起来的,它的需求来自于最末梢,比如说楼宇、具体的监控使用部门等,是侧重于一块一块小应用慢慢发展起来这样自然而然业务的需求就是碎片化的,支持实现这些需求的厂商提供的方案也就变成碎片化。另外那时候更侧重建设,重建设的情况下为了简单方便,很多厂商提供了一揽子端到端垂直的解决方案,包括应用、设备、集成、工程等都提供。这是过去的安防市场,是从底下一块一块冒出来,大家自然而然觉得是碎片化市场,这是一个原因。第二,很多厂商是在这种方式下成长起来,善于提供碎片化方案,所以他的能力也是侧重在这方面。面向未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大家知道现在提得最多的是数字化,数字化意味着从政府开始,从各个组织开始,从大企业开始,会从顶层开始设计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平安城市等一系列解决方案,这种设计意味着大部分的方案都会侧重于能力的平台化。所谓平台化就是原来的计算基础设施,可能要变成IaaS化,要用云计算改造。这些数据的基础设施可能要DaaS,应用支撑的基础设施可能要要变成应用开发平台,PaaS化,最终用户来使用应用的时候可能就是需要SaaS化,不管在哪就能使用这个应用,而且很容易用。某些行业可能有自己的特点,可能会形成内部行业云或者私有云,但是这些IaaS, PaaS、DaaS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所以面向未来,要从顶层设计、平台加上生态的视角去看待各行各业的解决方案

  智能安防与全息感知

  段爱国:全息感知,核心还是希望在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安防时代,打破原来单一依靠视频的输入,简单讲就是我们的追求是要把物理世界进行数字世界的重建和数字孪生,数字还原。数字孪生这个概念在工业4.0应该是比较火热的概念,我们希望能够把物理世界尽可能多的信息感知出来,在数字世界进行还原和重建因为数字化程度越高,数字世界还原真实世界的程度越高,可利用价值就越高。举个例子,现在传统电警卡口更多感知你有没有闯红灯或者压线,但是作为交通管理其实有很多事件,比如你有没有超载、有没有排废气,有没有物品从车上掉落,所有的事件按道理都需要数字化的,数字化之后就可以进行预防,可以进行主动告警。如果没有数字化,货车超载了,货箱掉在马路上了,这些需要马上告警的,但是传统安防因为没有数字化,如果没有人打电话通知,监控人员没有看见就不会有任何告警和处理,所以我们讲的全息感知是说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全息社会,是对物理世界高度的数字化还原和重建,这代表了一种终极追求

  未来的全息社会可能不仅仅是物联网,不仅仅是信息网,还有很多东西,甚至是超越当前理解的,所以不管是视频还是物联网还是信息网,甚至今天提出关系图谱、知识图谱甚至情感,将来都可以作为数字化还原的一部分,这就是全息感知。要走到这一条路,从传统安防走向智能安防,从单一感知走到全息感知,一定是一条很长的路。华为做任何产业,我们都会从三个维度思考,第一是顶层设计,架构一定是面向未来的,所有的开放架构、安全架构都是面向未来的,第二是一定要兼顾历史,不会去贸然说这个路口装了这么多摄像头,完全没有机制,全换掉,所以为什么费这么大力推出1拖N方案,我们把四个普通摄像机改造成四个智能摄像机,今天发布了1拖8,典型的场景是已经有8个摄像机在了,可能是普通的态势感知摄像机。我放一个华为新的16T智能摄像机,整个路口全部智能化了,而且进行全量感知,所以我们的发布都是有场景的。第三,我们也会面向未来,持续推进自己的平台,所以既有顶层的架构设计要面向未来,既要兼顾传统、兼顾历史,不是一个革命,而是一个逐步的演进,同时在全新的场景上,比如通过华为的前端加上鲲鹏昇腾的智能云平台,如果是全新建场景,也能构建独特竞争力。通过这三种维度,逐步融入现在的格局,促进现在格局的改变,并最终引领这个格局。

  更多详情,请点击阅读:

  华为安防跨越传统鸿沟,撬动产业格局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资讯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百科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资讯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