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要说中国安防崛起给全球安防市场带来最震撼的影响,那绝对是价格。这些年来,不少国家随着中国安防厂商的进入,“竞相降价”已经成了市场一种常见的行为,当然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企业,更多的是行业成熟发展必然的阶段。然而近年来,来自西方的政治力量压制(主要是网络安全问题)与安防智能化的功能问题,对不少走“薄利多销”的厂商提出了新的挑战,无论增加的网络安全性能或提升边缘侧功能都必然会影响成本,在这场贸易战中,不少国外媒体甚至称可以结束全球安防行业的价格战,目前围绕这个议题也主要分为两大阵营在讨论:
价格因素在减弱
在欧洲市场,由于“史上最严”的数据隐私法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实施,低成本的玩家已经逐渐撤离或者推出全新设计、加强安全保障的产品替换之前的产品,但在产品价格上,已经再无显著的优势。随着美国市场的压制,许多厂商开始把业务增长的压力分摊到其他海外地区与中国市场,无形之中也会加大这些厂商海外市场拓展的成本,无形之中导致欧洲个别市场降价幅度变少。除此之外,随着市场教育的深入,用户更加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价格因素的影响也正在降低。
价格战只是转移
上述观点过于理想化,而现实却是在中国厂商备受压力的这个时候,却给不少国外厂商制造了机遇,他们正在努力通过低价格与低利润的方式去填补出局者的角色,新的价格战一触即发。因此更多的海外厂商相信,价格战只会转移不会消失。
例如之前一些低价的产品提供商可以从更低性能与有限的网络安全措施方面,对产品价格进行管控,但随着市场的价格到达底部的时候,他们就会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推出新技术的低廉产品,例如4K摄像机、人脸识别相机等,如果硬件成本再无法往下降,有些同时销售摄像机与软件的厂商,便会以捆绑销售甚至免费送软件的方式,去获得用户的关注。
编后语:
对于价格战,不少人是又爱又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价格战都不可能避免,无论是放缓或者转移,它仍然是技术走向同质化的必然结果。价值战代替价格战是美好的愿景,在近期对话访谈中,也获得出这样的信息,安防+AI解决方案的市场推广中,目前最受限制的仍然是价格,但在高端市场(金融、机场等)几乎不存在这样的疑虑,因此在AI普及化过程中,中小企业客户的市场中,必然要经过一阵残酷的“价格战”的洗礼,洗牌或者即将开始。
(本文部分观点来自sourcesecu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