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召开的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上了解到,目前,全国55%以上的法院实现网上直接立案、47%以上的法院实现网上预约立案、51%以上的法院实现电子送达。“雪亮工程”全面推进,45个示范城市(区)重点公共区域视频覆盖率达到96%。公安大数据战略、智慧检务、“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深入实施。政法智能化建设加速推进。
会议分析,从人民需要看,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不仅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需要更加迫切,而且参与监督政法工作的意愿越来越强,对政法工作质效和公信力期待越来越高,迫切要求我们通过改革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科技变革看,全球科技革命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的新阶段,给政法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迫切要求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实现政法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科学应变、积极应变、牢牢掌握新时代政法工作主动权。
会议提出,进一步完善政法公共服务体系。深化诉讼服务改革。
着力推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全面建设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跨域立案改革,全面推行网上立案,推动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
深化检察服务改革。整合检察互联网平台,构建融检察服务、检察宣传、监督评议于一体的检察服务公共平台。
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签证管理协调机制,完善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制度,探索更加开放、有序可控的外籍人员来华留学、工作居留管理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确保到2020年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市落户的目标如期完成。深化“互联网+公安行政管理服务”,加快建成统一的公安政务服务平台。
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一体化,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移动服务、随身服务、个性服务方向发展。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人民调解等资源。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