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安博会的关键词不外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等,这些概念可能在行业内已经不用再过多的讲解,今天谈谈另外的一项技术——3D人脸识别,更准确地说应该叫3D结构光识别。
3D成像的必要性
首先谈谈2D成像,其用于屏幕传感器接收被拍摄物体反射或者发出的可见光,从而形二维图像。但现实的世界是三维的,因此2D成像必然存在物体特征信息的损失,例如无法获取物体深度信息,因此对实现三维建模等AI应用是无法支持的。
3D传感通常由多个摄像头+深度传感器组成,通过投射特殊波段的主动式光源、计算光线发射和反射时间差等方式,3D传感可获取物体的深度信息。3D传感技术实现了物体实时三维信息的采集,为后期的图像分析提供了关键特征。智能设备能够据根据3D传感复原现实三维世界,并实现后续的智能交互。
3D成像的优势
简单地说有三大优势,一是适应性强,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对于微光环境能有很好的输出结果,不受环境光线强弱的影响,极大的扩展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如在黑夜中可捕捉动态表情,识别面部与妆容变化;二是防伪性强,可以进行活体检测,完全杜绝照片与视频攻击;三是应用性广,分析时间从之前的1-2秒压缩到了毫秒级,不仅可以广泛用于刷脸支付,也可以支持安防安检领域。
在本次安博会上,有部分厂商也打出了3D人脸识别的宣传语,但可惜的是现场询问工作人员,其表示自己也不太清楚这项技术,解释的也大概如所上阐述的内容,至于更多的信息表示不太清楚。目前在手机上,这项技术已经大展拳脚,笔者相信在明年的安博会上3D人脸识别会有更出彩的表现。